九月是收獲的季節,辛苦勞作的農民們需要盤點今年的勞動成果,所以到處都是繁忙的景象。
而在赫梅利尼克小鎮上,則是另一幅場景。小鎮上到處都是身作軍裝的士兵,他們三三兩兩光顧著小鎮的不多的商店。
而在鎮外的軍營中,第24師師長薩爾達少將正在針對著下達著命令。“炮兵什么時候能到,他們可是接下來的主力之一。托爾克團長可是給我保證過,在預定時間趕到,他們這是在干什么。后天就是預定時間了,可是他們居然還在卡緬涅茨。”
看著怒不可支的薩爾達少將,參謀長博達爾科上校忍不住說道。“目前看來炮兵團已經不能在規定時間全員抵達,那我們是不是需要考慮從友軍部隊借一些裝備。至少105榴彈炮需要借一點吧,這些重炮不可能在規定時間內趕到了。”
參謀長的話讓薩爾達少將想了想之后回絕了。
“參謀長,這個提議就別提了。要知道這次選到我們部隊,已經引起不少同僚的不滿,要是再因為火炮延期的原因讓友軍支援,那更不是招致劇烈的反響。所以這個提議就不必再說了。”
薩爾達少將的斷然拒絕,讓博達爾科上校忍不住說道。“可是缺少火炮支援,接下來的戰斗就沒那么好打了。”
“那可未必。”
“怎么說?”
薩爾達少將指著作戰地圖講解到。“你看。赫爾梅克海拔是在749米,比周圍高不出多少,我們師使用75毫米口徑的野炮,已經足以針對蘇聯目前大規模裝備師級的762毫米野炮。相信等到蘇軍后面部隊抵達赫爾梅克時,我們的105榴彈炮應該早就到了。而且在開打之后我們還能得到第四重炮團的部分支援,足以保證我軍利于不敗之地。”
沒錯,薩爾達少將是充分考慮后作出的折中辦法,讓根據沖突引發后,蘇軍的集結速度以及進軍線路充分考慮的。按照他的預計,在得知赫爾梅克山被我方占據后,蘇軍光是上交匯報到做出決定就需要兩天,然后集結兵力運動過來又需要三天。五天時間,哪怕是用手推都應該推到了。
而在前期作戰中,蘇軍使用的762毫米師屬野戰炮,有不少是新式的190230型。這種新式火炮從原來的30倍徑炮管延長到了40倍徑。炮口初速 662 s,角度 n 37 度,最大射程從8,500米提高到 13,290 米。
蘇軍火炮強大,羅馬尼亞也不差。目前羅馬尼亞軍隊中也大量換裝了新式75毫米野戰炮,新型75毫米野戰炮被稱為190629型,其倍徑也從原來的32倍提升至43倍,最大射程也從8400米提升至到13520米。一點也不遜色目前蘇聯的新式762口徑野炮。
更別說目前24師目前裝備了羅馬尼亞最新式的105口徑榴彈炮。其35倍的管身能將炮彈打到14180米的距離。而且加裝新研制的炮口制退器也能減少36的后坐力,讓加厚的輪胎也能安裝到這款榴彈炮上,這又增大的該炮的機動性。
要不是因為洪水沖垮了鐵路橋,讓炮兵部隊不得不轉道公路運輸,那么在沖突開始的時候,就能讓蘇軍感受到其威力。
既然薩爾達少將考慮好了應對的方案,那么博達爾科上校只能繼續問道下一個問題。“那么師長,你有沒有考慮好到底派哪個團先行占據赫爾梅克山?”
“我已經考慮的差不多了,讓米茲克中校率領他的三團先行拿下赫爾梅克山。為此我打算在為配備一個75山野炮營,一個工兵連,再給他四挺127防空機槍。讓其帶足彈藥,為我守住這個高點。而我帶著師其他部隊作為后援,等蘇軍上來后給他們一下猛的。”
很明顯,薩爾達少將打算將米茲克的團放在關鍵點上。作為一個久經戰場的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