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真叫人期待啊。”
坐在辦公室內的埃德爾正拿著一份從德國發來的電報,自言自語著。沒錯從德國發來的電報稱,一名叫馬里努斯·凡·德爾·盧貝的荷蘭共產黨人放火燒了國會,而德國政府在調查后稱其幕后主使者是德國共產黨。
與原時空一樣,在1933年2月27日22點,柏林消防隊接到消息,國會大廈發生火災。直到23點30分,大火才被撲滅。經過消防員和警察對大火現場的檢查,發現了20捆未燒盡的縱火燃料和一個赤裸的凍得哆嗦的男人,這個人名叫馬里努斯·凡·德爾·盧貝,是荷蘭共產黨人,一個失業的建筑工人,在此前不久才到德國。
而而擁有后世記憶的埃德爾對此卻知道,這不過是希特勒為了兌現自己上臺的承諾。因為其上臺之前與容克之前有過約定,需要對主要威脅共產黨進行清除。而實際上這場國會縱火案幕后主使者是誰不重要,甚至可能是個人行為也不重要,新上臺的希特勒需要共產黨人成為主使者才是關鍵。
另一方面,上臺的黨對于對于阻撓自己的共產黨早就心生怨氣。
盡管希特勒成功擔任總理,不過在掌權6個星期后,其領導的褐色革命的命運依然是個問號。普魯士政府被緊急解散,在其他州內引起了嚴重的關切。
2月中旬,戈林對普魯士警察進行了激烈的清洗,把他不信任的人全部清洗了出去。他下令其警察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取締與沖鋒隊、黨衛國和國防軍有敵對情緒的任何事物。因為這些組織里有著對國家最具有建設性的人們……警察的職責是要協助做好任何形式的國家社會主義的宣傳。”
接著,他又發表文告,大意說,“對敵視國家的各種組織”,警察應果敢地采取行動,并可隨時動用武器。如果“失職”,他們便會受到懲罰。這是在向共產黨人、馬克思主義者和他們的同情者公開宣戰。
與普魯士一樣,7個較小的州已在政治上就范,但較大的州——包括國家社會主義的發源地巴伐利亞在內——卻拒絕向希特勒政府屈服。與此同時,共產黨人又號召群眾起來抗拒。
2月21日,《紅色戰士聯盟》又煽動“青年無產者”去解除黨衛軍和沖鋒隊的武裝。“在未來的紅軍中,每個同志都是指揮官!這是我們向蘇聯紅軍戰士所作的誓言。無論是機槍、手槍還是監獄,都破壞不了我們的斗爭。我們是明天的主人!”
幾天后,共產黨的官方喉舌《紅色水手》公開號召采取暴力行動“工人們,進入工事吧!朝著勝利前進!子彈上膛!拉開手榴彈的導火索!”
這些革命的號召可能純屬口號,但戈林卻認真加以對待——或行動。他于2月24日襲擊了柏林的“卡爾·李卜克內西大樓”。官方公告說,警察抄到了共產黨的起義計劃。2月26日晚,哈努森預言,這次革命,將爆發為戰火。
而在氣氛如此緊張的時候,于2月27日發生的國會縱火案立刻讓黨神經緊繃。
據說希特勒望見提埃加登上空一起通紅,便喊道“是共產黨干的!”
喊完,他便與戈培爾一起奔赴失火現場去了。到現場后,他們在仍冒火的大廈內找到了戈林。
隨后內閣各部長、官員及其他要員(包括柏林市長,奧威王子,警察局長和英國大使)都陸續前來。負責進行初步調查的人走了進來。
普魯士內政部政警主任魯道夫·狄爾斯向元首和戈林報告說,縱火者是個荷蘭人,名叫范·德·盧勃,已在國會大廈內找到——他光著半身。一個審問者憤然地喊道“你為什么這樣做?”
這個激進青年回答道“為了抗議?!?
不過對于他的話,黨并不相信。
戈林就就說道?!斑@是共產黨起義的開端。一分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