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爾斯特夫估計的沒錯,在第二天關于他想要換國王的話就被傳了出去。對于克爾斯特夫想要罷免鮑里斯三世,擁立羅馬尼亞國王埃德爾一世的言論,不少人都發(fā)言進行強烈的反對。
例如人民黨主席鮑力多耶夫就公開發(fā)言,譴責克爾斯特夫關于擁立羅馬尼亞國王埃德爾一世的言論。他稱克爾斯特夫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這是公開的叛國行為,應該將社會民主黨解散。
而面對洶涌而來的反對聲,克爾斯特夫不僅沒有收斂起言論,反而在社會民主黨的大會上公開的說道。“對于保加利亞來說,換國王是保加利亞唯一崛起的機會。”這更進一步的確定了自己的言論。
面對克爾斯特夫完全對其他黨派批評和譴責無視的態(tài)度,更進一步加劇了批評的聲音。而在黨內也有不少人對起言論感到失望,選擇了退出。不過這些退出的人絲毫沒有影響到克爾斯特夫,但是也讓社會民主黨在國會中過半的席位降到了四成左右。不過很有意思的是,作為軍方政治團體的軍官同盟和環(huán)節(jié)同盟,卻沒有在這其中有任何的表態(tài)。而且看守政府內,也沒有人對其言論經(jīng)行過任何表態(tài)。
這讓保加利亞的政治局勢變得撲朔迷離,然不少人完全看不懂。
而保加利亞政治亂局也牽扯歐洲的目光。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這場保加利亞亂局牽扯到其鄰國羅馬尼亞。不僅是與保加利亞緊挨著的希臘、南斯拉夫、土耳其關注,而且歐洲主要國家都對其密切關注。
而歐洲普遍的輿論聲音的走向來看,基本都是對其不看好。而且還有報紙對此憂心忡忡,認為這會加劇巴爾干的緊張氣氛,很有可能讓該地區(qū)成為新一輪的火藥桶。
與歐洲各國憂心不已相比,在羅馬尼亞國內則是對此形成了軒然大波。不少人對此是樂于建成的,因為如果埃德爾陛下成為了保加利亞國王,那么就能擴大羅馬尼亞的統(tǒng)治面積,而且開疆擴土對羅馬尼亞來說也是喜聞樂見的事。
不過也有人對此表示擔憂,他們認為埃德爾陛下?lián)伪<永麃唶踔螅瑫⒕Ψ稚⒌奖<永麃啠瑢α_馬尼亞不是好事。而且到時候羅馬尼亞還需要支援一部分給保加利亞,更是會拖累到羅馬尼亞的發(fā)展。
這些人的言論完全沒有保加利亞不愿意怎么辦,都是一副吃定保加利亞要選埃德爾陛下當國王的態(tài)度。
至于作為焦點的當事人,埃德爾自己的感覺就是日了狗。沒錯,埃德爾就是這種上了狗一樣的糟心感覺。因為他對克爾斯特夫這番讓自己當保加利亞國王的言論,一點也不知情,這完全是克爾斯特夫自己做出的決定。
雖然羅馬尼亞對社會民主黨了資金援助,不過根本沒想到這位黨主席會這么搞。原本在埃德爾的計劃中,他是打算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到德奧合并這段時間,找機會吞并保加利亞。
這可以減輕羅馬尼亞遭遇到外部壓力,到時候至少有意大利或者德國分散英、法、蘇聯(lián)的精力。
而現(xiàn)在算什么?
算羅馬尼亞給意大利和德國試探英法的態(tài)度,成為出頭鳥。
所以他對這位膽大妄為的克爾斯特夫先生有些惱火,這位黨主席完全是在拿自己和社會民主黨在逼迫羅馬尼亞跟進,這種完全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的行為讓埃德爾非常不爽。但是卻不得不跟進,因為埃德爾的確有吞并保加利亞的野心。
所以埃德爾不得不找來現(xiàn)任情報頭子霍爾蒙克曼,聽取他對保加利亞的調查。作為羅馬尼亞情報部門的一把手,霍爾蒙克曼工作能力非常出色,前后多次擴大羅馬尼亞的情報網(wǎng)絡。在米洛克退休后,他接替了這位羅馬尼亞情報之王的工作。
說起米洛克退休,可謂是這幾十年羅馬尼亞情報部門的頭等大事。作為得到兩位國王信任的米洛克,能夠安度晚年也多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