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當然。”
短暫寒暄過后,一行人在赫爾克的帶領下,進入了研究中心。作為負責人的赫爾克當然這次的主角是誰,所以一路上也沒有過多的介紹,直接帶他們來到位于設計院后面的試驗場。而在試驗場內早有數名研發人員,正在對一輛沒見過的坦克進行最后的檢查。
“諸位請看,這就是我們研發的新式中型坦克。”
帶隊的赫爾克,率先介紹起這次檢驗的成果。
“該車車體長605米,寬29米,高286米,采用車體是焊接制成的。共分3部分,駕駛員和機電員位于車體前部,戰斗艙上車體中部,車體后部裝有發動機和傳動裝置。”
說完整體結構分布后,赫爾克繼續說起其他的。“車身正面裝甲厚度為65毫米,不過采用45度的斜面設計,其防護性能相當于130毫米。側面車體裝甲為60毫米,同樣采用65度斜角設計。同等于86毫米的裝甲防護。車體尾部裝甲為30毫米,主要考慮到尾部不會輕易對敵,一般用不上。”
“另外炮塔也采用上小下大的斜面設計,其正面防盾采用弧面鑄造形式,厚度為100毫米。炮塔可以通過電動或手動裝置旋轉。電動轉動炮塔一周所需時間由15秒至25秒不等,這是由發動機的轉數決定的。手動旋轉手柄有2個,分別在炮長位置和裝填手位置,單個手柄旋轉一周炮塔旋轉0866度,若炮塔轉動一周需旋轉415周,2柄同旋需250周。”
“另外在履帶上,我們根據地形的原因,使用460毫米的寬履帶。雖然這降低了坦克在高質量公路的速度,不過讓其更加適應復雜地形。”
說完他指著坦克附帶外的裙擺說道。“根據上次作戰的經驗,我們設計了這個裙擺。這可以保證履帶在高速行駛中避免吸入大量的灰塵,導致坦克發生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懸掛系統上,我們采用并列雙扭桿懸掛系統。每個搖臂連接兩根扭桿,其中一根直接連接搖臂,另一根從對側返回,用于分散前一根扭桿承受的力。這樣的設計能夠保證坦克的平衡性,足夠確保該坦克的射擊精確性。”
說了這么多,赫爾克最后說道樣車的火力。“我們為新坦克設計的炮管為75毫米42倍坦克炮。該炮原本是rk公司設計的75毫米防空炮,不過因為不符合我國防空武器使用,所以我們在降低倍數后作為坦克炮。目前其火炮初速762米秒,發射速度15發分。裝甲貫穿力1000米直角穿透109毫米、1500角穿透92毫米。”
對于rk公司的75毫米防空炮,在場的人都知道。這是原本作為中型防空武器的使用,不過因為羅馬尼亞習慣使用88毫米防空炮,所以不被羅馬尼亞認可。不過聽說德國方面對此還比較認可。
說完坦克的火炮之后,赫爾克說起動力。“目前該坦克采用的是由國家動力研究院設計的540馬力12缸v12柴油發動機,能帶動總重量達到35噸的中型坦克跑出45公里的時速。”
國家動力研究院這款柴油發動機是其最新的成果,得益于狄塞爾打下的良好基礎,以及充足經費支持。羅馬尼亞對柴油機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羅馬尼亞柴油機都有著鼎鼎大名。
就那這款540馬力12缸v12柴油發動機來說,其最大功率轉速1900轉,最大功率扭矩27525牛·米。而且其安性以及可靠性都足夠保證坦克的在復雜地形的使用。再配合該坦克高達480升的大油箱,其最大行程能做到480公里。
不過在赫爾克說起坦克重量的的時候,赫夫曼中將暗自的皺了一下眉頭。因為在重量上比自己要求不得高于32噸目標要高出了3噸,而且坦克的高度也要高出不少16厘米。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