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步兵師的編制,埃德爾也說不出有什么不同,畢竟在軍事他所知道的也不多。而費列伊特很明顯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在一邊解釋著。
“陛下,這次對步兵師的改動,主要是為了增強步兵師的攻防能力。隨著各國的軍工企業的發展,未來各國軍隊的新式裝備也將陸續投入使用。就以我們鄰國蘇聯為例,其在一戰的時候軍隊作戰能力與我國差距非常的大。要不是依托其國內龐大的人口和動員能力,其軍事實力并不會高于我國。
而等到蘇波戰爭的時候,其軍隊能力已經得到顯著的提升。等到幾年前與我國交戰的時候,蘇聯軍隊步兵部隊的作戰能力已經不比我國低多少。要不是當時我國逐漸將作戰體系轉向裝甲化作戰,這場戰爭有陷入持久戰的可能。而在這場戰爭失敗后,蘇聯一口氣組建了三個裝甲軍,這對我國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費列伊特所說的情況埃德爾也知道一些。在局部戰爭失敗后,蘇聯也認識到坦克的作用,一口氣擴編了三個機械化軍的編制。
其每個機械化軍下轄1個t26機械化旅、1個坦克團(裝備bt坦克)、1個步兵旅以及軍直屬部隊,每個機械化軍總兵力約25萬人,裝備各型坦克約1000輛。可謂是展現了蘇聯的強大的工業實力。
而且蘇聯針對羅馬尼亞胡狼坦克,還開發了t28中型坦克。該坦克戰斗重為252噸,裝備一門165倍口徑的短身管762毫米火炮。主炮的右側有1挺762毫米機槍,主熗塔的后部裝l挺762毫米機槍。
其車體正面裝甲為30毫米,側面和后面為20毫米。炮塔正面裝甲為50毫米,側面和后面20毫米。動力為400馬力米17t汽油機,最高速度為4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220千米。
而且該坦克受到羅馬尼亞胡狼坦克的影響,沒有像原歷史一樣采用多炮塔設計,也采用單炮塔設計。負責任的說,t28坦克足夠與胡狼坦克相抗衡。
不過與羅馬尼亞新研制的r20中型坦克相比差距是巨大的,甚至連r10輕型坦克也能與之抗衡。
當然這扯得有些遠,不過費列伊特上將的意思卻很明顯,未來面對羅馬尼亞大敵蘇聯軍隊,羅馬尼亞必須具有質量的優勢。
因為哪怕是合并保加利亞之后,羅馬尼亞人口數量也才四千萬出頭,與蘇聯1億五千多萬的人口相比,相差近四倍。加上其蘇聯超強的動員能力,羅馬尼亞必須保證在軍隊質量的絕對優勢才行。
而對于這一點埃德爾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仔細看過步兵師的編制之后,他問道。“這樣一個師的編制,其花費應該是多少?”
“如果是目前師改編的話,其花費應該在2100萬列伊左右,主要是采購各式武器還有人員的費用。當然如果是新組建的部隊,那么其花費應該在6500萬列伊左右,因為人員和武器裝備都需要新采購。”
從這里就能看出陸軍和海軍的差距,海軍一艘戰列艦能夠編四個步兵師,不愧是貴族軍種。
至于摩托化步兵師和機械化步兵師還有裝甲師更貴,尤其是裝甲師的價格更是需要上億列伊的費用。
而埃德爾在聽到費列伊特的話后不動聲色,繼續翻閱后面的內容。在后面還有關于摩托化步兵師的編制。
這種能配合裝甲師彌補其步兵不足的摩步師,在羅蘇局部戰爭以應急方式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而其優異的表現讓戰后的軍方給與了重視。而為了更好的配合裝甲師的作戰,總參謀部更是針對這種情況,挑選了好幾只部隊進行摩托化實驗。并且根據演習結果,最終對摩托化編制進行了確認。
而在埃德爾看的這份方案中,就有對羅馬尼亞摩托化師編制的詳細介紹。
步兵班:10人。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