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國態度上要好一些,或許突破口就在羅馬尼亞。”
腦海閃過一絲念頭的張伯倫走下車后,微笑著面對迎接自己的兩位首相。
“你好,張伯倫閣下。”
“你們好,米哈拉凱、克爾斯特夫兩位閣下。非常感謝兩位首相迎接。”
簡短的假面之后,張伯倫自動挑起話題。“對于羅馬尼亞我國一直以來都非常尊重,貴國將紅色威脅擋在了東歐,為世界和平作出了杰出貢獻,而對此足夠讓世界各國感激貴國的功勞。不過貴國突然提出要希臘歸還領土的要求,足以打亂歐洲的和平局面,這是在讓人費解。”
面對張伯倫的話,克爾斯特夫冷冰冰的回答著。“這沒什么好費解的,因為希臘欺壓當地保加利亞人,這就足以表明之前的條約是錯誤的。既然是錯誤就需要更正,現在就是更正它的時候了。”
相對于副相克爾斯特夫的發言,首相米哈拉凱就態度好多了。“好了,不要讓陛下久等。”
盡管米哈拉凱首相將話題終止了,但是張伯倫還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看起來在這個聯合政府中,保加利亞人的影響比之前預計的要高得多。
等見到埃德爾之后,張伯倫才發現這里除了埃德爾,沒有其他任何人,就連書記官都沒有。
“你好,埃德爾陛下。”
“你好,張伯倫閣下”
短暫的問候之后,張伯倫開口說起自己的目的。“埃德爾陛下,貴國在希臘的舉動完全是將歐洲產生新的動蕩中。要知道貴國也是凡爾賽體系的受益國,如此的作為,必將會帶來其他國家的效仿,這會讓歐洲陷入各種爭議中,要知道各國都有少數民族,如果因為小小一點誤會和不公就這樣大動干戈,這樣歐洲將永無寧日。”
雖然張伯倫說的很動聽,但是埃德爾卻不為所動。英國攪屎棍的名號是白叫的么,對于這個問題的處理,英國可是經驗豐富。
只見他搖著頭說道。“首相閣下,你錯了。這次的希臘以及捷克問題,都是少數國家利用凡爾賽合約,以民族主義有恃無恐的針對少數民族,已達到其轉移民眾注意力的目的。其中希臘和捷克就是其中的代表。我們不能給這些國家一種國際社會拿他們沒辦法的錯覺,也不能幾句道歉就不聞不問了。就像諺語常說的一樣,如果道歉有用,那么要警察來做什么。”
當然埃德爾說這話的時候面不紅心不跳,德國的猶太人和羅馬尼亞的匈牙利人都不能說話,因為沒人替他們發言。
面對埃德爾的發言,張伯倫知道其用意,不過知道歸知道但是該要爭取的還是要爭取。英國不想地中海變得更熱鬧,已經有三家勢力的地中海,強行插一家,誰也不愿意。
“埃德爾陛下,貴國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讓希臘歸還領土的事,我國與法國方面都不認同。這會加大巴爾干地區的緊張局勢,對各國而言都是不利的。”
面對張伯倫的話,埃德爾拿起一份文件遞給張伯倫說到。“我正是因為對英法尊重才停止了羅馬尼亞的行動,不過我們耐心是非常有限的。這是軍方給我的動員令,我還沒有在上面簽字,也不希望在上面簽字。不過如果必要的話,我還是會簽了它。”
張伯倫聽著埃德爾的講話,看著這份羅馬尼亞的動員令,上面是羅馬尼亞軍方準備的戰爭動員。根據該法令羅馬尼亞將征召1835歲的男子入伍,其要求是一次性征召120萬人。
很明顯這份動員令是為英法干預而準備的,張伯倫看著這里感到戰爭就像要撲倒自己面前。想到之前已法國總理達拉第的討論,讓這位老人坐不住了,他現在迫切的想要與法國重新商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