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要求很快傳到羅馬尼亞,而埃德爾收到這個消息后,在短暫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
埃德爾對于訪問德國如此快速的答應下來,也有他自己的考慮。未來在解決蘇聯這個威脅之后,羅馬尼亞注意力將放到地中海方向。原因非常簡單,目前還是不毛之地的中東,誰能想到起地下有著海量的石油。
而為了羅馬尼亞的利益,中東地區羅馬尼亞必須要掌握在其中,那么將其從英法手中奪取就成為唯一的選擇。那么作為羅馬尼亞連接中東的要點,東地中海必須由羅馬尼亞掌握在手中、
而現在他最好親自去德國與希特勒協商地中海的問題,當然作為地中海海權國家的意大利,也不能忘記。單靠羅馬尼亞一家也是無力奪取該地區,必須要拉上意大利這個天然的盟友。
而正好意大利正在與德國洽談結盟一事,埃德爾為了將意大利拉上戰車,打算再會會墨索里尼這位領袖。
埃德爾動作很快,在答應希特勒之后,立刻準備乘車前往柏林。
等到埃德爾從布加勒斯特啟程的時候,同樣在羅馬尼亞的墨索里尼也打算啟程。與埃德爾出行靜悄悄沒有太多人送行相比,墨索里尼這次出行簡直就是大張旗鼓。大小官員都出現在現場,簡直聲勢浩大。而且喜歡出風頭的墨索里尼還在車站接受媒體采訪時,大肆發表言論。仿佛這次訪問德國不是商談同盟條約,而且為世界和平做貢獻一樣。
而墨索里尼的言論自然讓歐洲目光,都放到了這次會談的地點慕尼黑,這讓原本打算低調的希特勒暗罵一句,但是意大利所擁有的海軍實力,讓他沒辦法發作。
所以當埃德爾趕到慕尼黑之后,才發現這里有大量的記者。
“埃德爾陛下,這些都是跟隨墨索里尼總理到來的記者。”
在打發一人了解情況后,埃德爾就不再說話了。
他對此倒不在意,因為等到戰爭爆發后,誰和誰站到一起一目了然,更別說埃德爾還有歷史做參考。
雖然因為羅馬尼亞的崛起更改了部分歷史可能的走向。但是目前誰是敵人。誰是未來的盟友,基本上是一目了然。因為大方向還沒有得到改動,很多動向埃德爾都可以利用歷史作參考。
這自然讓埃德爾在其中如魚得水,幫助羅馬尼亞從中得到不少好處。
而現在對接下來的二戰,隨著羅馬尼亞的參戰必然會讓埃德爾無法再掌握這種優勢,所以他更多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斷。
這種感覺真不爽,好像一個人依靠攻略打游戲,等打到一半攻略被人收走了。
離開車站登上前往寧芬堡宮,他將在那里與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會面,談論關于各國利益的問題。
而埃德爾還在車上的時候,已經到寧芬堡宮的墨索里尼正在跟自己女婿齊亞諾商議,正在到來的埃德爾。
“這次你對羅馬尼亞國王埃德爾的到訪,有什么看法?”
面對自己的女婿兼心腹,墨索里尼沒有在外的大大咧咧,反而帶著一點憂愁的表情。
作為女婿的齊亞諾當然知道原因,眼見歐洲上空硝煙彌漫,但是意大利還沒有做好準備。雖然之前意大利宣布自己擴軍一半,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不過是意大利的計諒,將目前師的編制由三團改為兩團,組建了一批兩團師。
造成這一切的都是沒錢鬧得。
說起來由于利比亞石油的開發,按照道路意大利應該更加有錢才對。但是事與愿違,有了利比亞石油之后,意大利對地中海怨念更加強大了,他們一連開工了多膄戰列艦,一水的380、406大口徑巨炮,簡直就是威風凜凜。
不過耍帥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意大利自然也不會例外。這些排水量高達3、4萬噸的巨艦不僅需要高昂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