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現在各種新興事物出現,都影響著這份計劃。我年齡大了也精力不及,魯登道夫你能幫我,我很感激你。”施利芬對以前的下屬說出感謝的話。
“你客氣了將軍。”
魯登道夫對施利芬講起了,他在羅馬尼亞軍隊看到的變化,重點是羅馬尼亞的快速機動師。當施利芬聽到這個裝備輛汽車的師在不依靠鐵路時,能做到普通師的兩倍機動時深思一下講到。“這是一個新的趨勢,比別人快兩倍帶來的優勢,可以讓軍隊有更多的選擇,不過在軍費上又要政府頭疼了。”
“是的,我在羅馬尼亞計算過如果為了改善后勤,那么每個師至少需要增加300輛汽車才能起到作用,這不是一筆小費用而且這只能改善后勤。加上人員培訓、日常維修道路狀況等,總體上來說現在汽車運輸只能是火車運輸的補充。”魯登道夫講著自己計算的結果。
這也是這個時代科技的局限性,經管埃德爾生產出了東風卡車,運輸的主力還是列車。現在一列火車能運輸近千噸,卡車才運輸15噸,需要600多輛卡車才能做到一列火車的運量,在成本上就是一個大問題。
“卡車還是比馬車好太多了,它可以補充火車到部隊的這段距離,只是花費不是一筆小數目。”
施利芬看問題很透徹,只是現在德國馬匹存量是個很大的數目。不要說他只是一個退休的總參謀長,就是現在的小毛奇也不敢將短距離運輸部換成卡車,這牽扯到一大堆的問題。
“不過給先頭部隊配備足夠的卡車做運輸,還是可以做到了。”施利芬默默的念叨著,在他制定的計劃里,旋轉攻擊的部隊的機動速度一直是他最關心的話題。現在面對有比馬車更好的短距離運輸工具,也難怪他會念念不忘。
“將軍閣下其實我們可以先做出計劃,最終能不能實施還是需要看總參謀部的決定。”魯登道夫對施利芬講出打算。
“這次還真需要你的幫助才行,魯登道夫。”
最終在施利芬和魯登道夫共同的努力下,一個更加合理的‘施利芬計劃’出爐了。在這份計劃里對部隊沒有改動,只是在西線迂回的部隊里大規模的使用卡車,按照新計劃里迂回部隊依據位置不同配備的卡車也不一樣,尖頭部隊最多達到600輛每師,跟隨的后續部隊最少也有300輛的卡車保有量,按照新計劃整個迂回部隊53個師配有2萬3千輛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