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了羅馬尼亞出口的強勁勢頭。
出口總額勢頭強勁,進口量也不含糊。埃德爾看到進口量這一項上顯示,在1910年羅馬尼亞進口總額是891億列伊,比五年前進口增長了2倍。其中機械設備占據其中的大部分,其余都是輕工業產品,如紡織品,皮革產品日常生活用品等。
造成羅馬尼亞重工業大發展,而輕工業發展緩慢的元兇就是王儲自己。
因為有前世的記憶加上這一世的經驗(一戰前世界主流思想是達爾文理論,嚴復老先生最出名的那句話就是解釋,這個世界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其實現在也是一樣,只不過強者要注意臉面。),發展重工業是增強國力的最好辦法,埃德爾在發展工業時,尤其注意這一點。每次建設大型工廠時,都盡量將一些配件業務對外采購。這樣可以吸納社會上的資金,發展重工業,也可以節約資金和成本。
這和當時主流觀點背道而馳。以大眾汽車廠和福特汽車廠為例,兩者產能都是年產十萬輛汽車的大廠。大眾汽車公司直屬員工加上配套廠一共有96萬余人,而福特工廠有87萬人。在去年大眾公司賺取利潤是5100萬列伊(995萬美元),而福特公司去年利潤是1210萬美元。從這里可以看出在效益很高的情況下,福特公司的做法能夠獲得更多收益。
埃德爾看完進出口繼續往后翻,下一頁是居民儲蓄情況。這個很簡單因為數量少,羅馬尼亞國商業存款是8714萬列伊。王儲有點不相信繼續查看,結果1905年是5246萬列伊??粗骄咳舜婵?1列伊的商業存款,埃德爾在心里暗想難怪羅馬尼亞資產階級發展不起來,就憑這存款怎么發展。還是需要國家和王室才能做好工業化,人民安居樂業就好。
在鈔票流通這一項羅馬尼亞也不算太高,只有493億列伊。不過比五年前還多了,1905年鈔票流通才192億列伊,高了一倍半。要知道這是金本位時代,每一張鈔票都需要黃金來支撐。這說明羅馬尼亞正在逐漸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
埃德爾翻到最后,這是目前計算出的羅馬尼亞國內生產總值(gd),現在歐洲流行的統計方法有國民生產總值(gd),國內生產總值(gn),國民生產凈值(n·n)。最后埃德爾選了個聽的最多的國內生產總值(gd)
513億列伊這個數字就是羅馬尼亞國內生產總值,比上一年475億列伊增長了8,比1905年的343億列伊高出一半。埃德爾看到這個數字內心也充滿自豪,不枉自己辛苦一場。現在羅馬尼亞在巴爾干算是經濟排名第一,在軍事上埃德爾不擔心,憑借加強版德國師在巴爾干除開奧匈,沒有人是自己對手。
(抱歉資料難查,饅頭遲到了。關于貨幣兌換饅頭找的算是最公認的。一英鎊488美元20德國馬克25列伊、法郎、里拉,大家看不明白就對照的比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