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他們還不好嗎,德國都快借給他們三億馬克的貸款了。”
德皇威廉二世一臉怒色對自己面前的首相伯恩哈德問到。
被問到的首相其實認為這不算什么,一個急于發展工業的國家,誰會拒絕給自己的低息貸款。在國與國之間大家都談的利益,誰會談感情。現在只是皇帝自己面子上過意不去,才會有所發泄。畢竟之前威廉二世還讓總參謀部,將羅馬尼亞軍隊加入戰爭計劃里。沒想到十拿九穩的事情出了點問題,當然首相是不會將心里話說出來的。
在思索一下后,伯恩哈德首相說出自己的看法。“陛下不是你對羅馬尼亞太好,而是你對他們太好了。”
聽到首相的話后,威廉二世在自己內心里想著的確是這樣,羅馬尼亞的請求德皇很少有拒絕的。這一方面有埃德爾了解德皇,(這是后世寫德國必須了解的)另一方面也和他認知有關,因為他認為羅馬尼亞已經是煮熟的鴨子飛不了。誰知道還會遇到這種情況,結果面子上德皇有點掛不住。
“我們是不是該對羅馬尼亞做點動作呢?”威廉二世自言自語到。
德皇的話讓伯恩哈德聽到了,首相連忙勸住德皇。“陛下,羅馬尼亞畢竟只是借款而已,我們沒有必要同他們搞僵關系,這對我們兩國都沒有好處。”
威廉二世聽到首相的話,頭腦冷靜下來,他知道自己剛才只是氣話。如果因為英法俄三國貸款就對羅馬尼亞做小動作,那么他就不是掌控德國二十多年的權力的德皇。在首相勸阻后,威廉二世仔細一想,為了大局著想還真拿羅馬尼亞沒有辦法。最后他看到辦公桌上點電文,一怒之下說到。“給駐羅馬尼亞大使發叱責電報,問他在羅馬尼亞到底干什么。”
“遵命陛下,我一會就讓外交部發這份叱責電報。”
對于日理萬機的首相來說,一個大使被罵了也沒什么大不了,最多也就是換一個大使,所以他答應的很干脆。
對駐羅馬尼亞大使巴斯洛伯來說,這真是一個糟糕透頂的消息。他已經夠努力了,他不過是一位大使,又不能操控羅馬尼亞政府,這事怎么能夠怪到他頭上呢。不過看著外交部發過來德皇叱責的電報,他也不敢辯解什么,誰讓他是小人物呢只能做背鍋的禍事。不過他被德皇叱責的消息也在大使館傳開了,被有心人給聽了進去。
埃德爾在王宮里很快收到了德國大使被叱責的消息。他沒有管這位可憐的大使,而是關心德皇為什么會叱責這位大使。
“這次德國沒有消息傳來,只是叱責了大使,說明我們動作還在他們忍受范圍內,對我們而言這是個好消息。”坐在椅子上的埃德爾對送來消息的侍衛長說出自己的判斷。
“殿下,這樣做是不是對羅馬尼亞影響太大了?”侍衛長又點擔心的問到。
卡魯斯特這樣問也是因為現在羅馬尼亞德國投資額度最大,占到羅馬尼亞外資比例的47。加上奧匈投資的比例,羅馬尼亞外資中同盟國就占三分二。如果德國用撤資做警告,那么羅馬尼亞經濟將非常難受,能拖累了羅馬尼亞幾年的發展勢頭。
“這不是才叱責了大使嗎。”埃德爾淡然的對自己侍衛長解釋了。
在埃德爾眼中,必要時就是斷裂同德國的關系也要做。一戰加入同盟國不在他考慮范圍內,羅馬尼亞又不能作為決定性力量改變局勢。
現在英德海軍競賽競爭激烈,英國皇家海軍剛得到議會批準建造4艘鐵公爵級“超無畏艦”和1艘戰列巡洋艦的預算。德國立馬跟進開始建造3艘標準排水量25796噸的國王級戰列艦。依照目前的局勢看來沿著歷史軌跡走向是非常大的,這讓王儲更不敢押寶在德國身上。
在埃德爾從后世記憶里看現在的歐洲局勢時,首相則用之前的案列分析著局勢。在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