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的陽光照進房間埃德爾緩緩醒了過來,拿開搭載自己身上新婚妻子蘇菲瑪麗的玉臂,他下了床。被自己新婚丈夫動作驚醒的蘇菲瑪麗公主,睜開美目注視著已經起來的埃德爾。
“你在休息一會吧。”
埃德爾看到被自己驚醒妻子關懷的說到。他知道結婚后這幾天晚上妻子算是累壞了,誰讓她是那么秀色可餐美麗動人,王儲完無法忍受內心的誘惑,只能委屈她了。
“好的。”
妻子蘇菲瑪麗甜甜的回答到,說完還給了埃德爾一個甜甜的微笑,看來她對自己新婚生活相當滿意。
埃德爾走出了房間,恰好碰到侍衛長卡魯斯特走過來對他說的。
“殿下,剛剛我我們收到消息,意大利對奧斯曼帝國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奧斯曼土耳其將北非領地,交給意大利代管。理由是,意大利人在當地收到不公正待遇。”
“拿過來給我看看。”
侍衛長卡魯斯特將剛剛得到的電報遞給了王儲,埃德爾接過了電報仔細看起來。
在意大利海對面奧斯曼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是他在北非的一片荒漠,經濟價值有限,但戰略地位重要。它與西西里島對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較狹窄的海面。
1881年在瓜分土耳其波爾泰政府占有北非領地的過程中,阿爾及利亞(法國于1830年開始入侵逐步使之淪為殖民地)和突尼斯(1881年)先后淪為法國的保護領地,因此土耳其在北非的名義上的屬地也歸西方殖民者所有,法國準備以此為由兼并土耳其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兩省。(利比亞)
這一企圖遭到歐洲國家,特別是早就想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意大利的反對。為此意大利積極進行政治外交活動,與各列強達成協議和默契(于德奧兩國結成三國同盟),承認了意大利在北非的利益。
為了作好吞并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兩省的準備,意大利在1880年至1911年期間,不斷向兩地移民和派遣商人,購買土地,積極擴充勢力;派海軍軍官換上漁民的衣服,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亞沿海捕撈海棉為名,進行海岸測量;指使意大利天主教神甫以傳教為名,深入內地收集情報。意大利吸取1896年在埃塞俄比亞失敗的教訓,不斷窺測選擇時機。
當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事件發生后,意大利認為再不行動將可能失去機會,便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地區的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為借口,先發制人,搶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
于1911年9月28日向其發出最后通牒,威脅入侵上述地區。土耳其呼吁各國制止意大利的入侵企圖,可是各大國卻都勸土耳其接受意大利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意土戰爭爆發了。
看完電報后的埃德爾,開始思考這次意土戰爭對羅馬尼亞的影響。
從表面看來,這場在利比亞的戰爭對羅馬尼亞太遠。不過現在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干有大片的領土(色雷斯和馬其頓地區等現在都是奧斯曼領土)。不過當地的形式非常復雜,各個民族都混雜在一起。有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黑山人、阿爾巴尼亞人等,包括羅馬尼亞人也在當地有十余萬人口。
現在巴爾干各國都對奧斯曼的領土虎視眈眈。而且現在巴爾干現在情況相當復雜,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背后站著北極熊俄國,希臘人背后也英國支持。德國則在奧斯曼有巨大的利益選擇支持他,奧匈也由于相同的民族問題支持奧斯曼。羅馬尼亞由于德國巨大的投資,加上剛剛和奧匈帝國聯姻,現在各國普遍認為羅馬尼亞背后站著德國和奧匈。
現在意大利在北非率先挑起這場瓜分奧斯曼領土的戰斗,相信其他國家也不會落后。
“密切關注意土戰爭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