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南非都是世界黃金和鉆石產出最大的國家,而且南非探明的黃金儲量達到世界的總儲量的40。英國為此花上好幾億英鎊拿下這些金礦一點也不虧。
趕上19世紀黃金生產力大發展末班車的是加拿大。1896年兩個探金者亨德森和卡馬克在捕撈大馬哈魚時,在克朗代克發現了黃金,從而誕生了一個新城市——道森市。
所以羅馬尼亞這點產量也就在金礦貧瘠的歐洲排的上號,在世界還是遠遠不夠的。盡管羅馬尼亞黃金產量不高,但是羅馬尼亞黃金儲備還算不錯。現在羅馬尼亞的黃金儲備達到1216噸,已經是歷史新高。
羅馬尼亞黃金儲備增長還是多虧了戰爭的幫助,要不是因為這場戰爭,羅馬尼亞哪里有可能獲得這么多的黃金儲備。要知道在1913年末的時候,羅馬尼亞才儲備了450噸黃金,這還是憑借工業化帶來的成果。要不然羅馬尼亞的黃金儲備還要更少,這可以看出羅馬尼亞從同盟國陣營收割了多少黃金。
而獲得這些黃金后,羅馬尼亞可以憑借這些黃金發行更多的貨幣繁榮國內經濟。在歐洲主要國家都禁止黃金兌換后,依然堅持金幣本位制的羅馬尼亞貨幣列伊,可以說是少數歐洲依然堅挺的貨幣。大量的資本涌入羅馬尼亞追求保值和賺取利潤,不過這些都收歐洲出逃資本的少部分,大部分都被大洋彼岸的美國所吸取。所以才有了美國在一戰賺取了大部分的利潤。
哪怕只是獲得少部分資本的涌入,但是依然給羅馬尼亞經濟帶來了不少的助力。現在羅馬尼亞貨幣列伊不止在國內使用,巴爾干地區各國,還有奧匈、俄國都大量的流入。主要就是因為羅馬尼亞現在依然使用金幣本位制。
以一定量的黃金為貨幣單位鑄造金幣,作為本位幣;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化,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同時限制其它鑄幣的鑄造和償付能力;輔幣和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或等量黃金;以黃金為唯一準備金。這就是金幣本位制。
而且在這種制度下能夠消除復本位制下,存在的價格混亂和貨幣流通不穩的弊病。保證了流通中貨幣對本位幣金屬黃金不發生貶值,保證了世界市場的統一和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貨幣制度。
所以埃德爾對于才對黃金如此重視,而且他還知道這種金本位制,一直壓迫持續到二戰結束后才會被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