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軍人,做事當然也是雷厲風行。在當天下午在留下禁衛1師2旅后,禁衛一師余部和19師就向哈采格進軍。
幸好哈采格離彼得羅沙尼不遠,他們下午出發在太陽快落山之前就抵達哈采格外圍。在部隊停下來駐扎建立前進陣地的時候,兩位雄心勃勃的師長打算利用這段時間,選個高處悄悄的觀察駐守在此的奧匈軍隊。這一觀察就發現,昨天才進駐的奧匈軍隊已經在此初步的建立了陣地。
這讓觀察的多特里德少將驚訝不已。“沒想到奧匈軍隊也是訓練有素,這才一天時間陣地就有了輪廓。這是戰壕,前面這是散兵坑、機槍陣地就差加頂蓋了,這邊交通壕已經有半人高。”
兩人放下望遠鏡都從對方眼中看出凝重,看來這場仗不好打。
還是安科達爾中將率先開口。“我們先回去吧。”
說完當即貓著腰悄悄往身后的陣地退卻,多特里德少將也跟著一起退了下去。
回到前進陣地的指揮所內,安科達爾中將才開口講到。“哈采格的守軍不可能讓工事在短短24小時就建到這個程度,其中一定有問題。”
安科達爾中將的話引起多特里德少將的認同。“說的沒錯,看工事建造程度像是已經修建三天了,但是昨天他們才到的這里。而且我還特意觀察了一下這個小鎮房屋情況,根據我的估算小鎮居民不到1500人,也不可能讓他們召集居民建成,所以這也很奇怪。”
在兩位羅馬尼亞師長為奧匈軍隊建造工事的速度迷惑不解的時候。在哈采格內的一棟房屋內,奧匈陸軍第17師師長赫爾曼·庫馬內克少將正在和第35師師長阿圖爾·阿爾茲少將商議出現的羅馬尼亞軍隊。
“沒想到這些羅馬尼亞人這么快就趕了過來,看人數不比我們多。阿爾茲少將,我們是不是今晚給他們一個教訓,讓他們別太放肆。”
正在開口的是昨天被趕出彼得羅沙尼的35師師長阿爾茲少將,看來他對于昨天的被突襲一事還耿耿于懷,想給剛剛趕到這里的羅馬尼亞軍隊一個教訓。
阿爾茲少將的話,沒有引來庫馬內克少將的回應,這位從德瓦趕過來的少將反而勸告起激進的35師師長來。“阿爾玆少將,我認為現在首要任務是加緊防御工事的建造,要知道現在我們只有正面的工事修建的有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在側翼和背后可還有點沒有修建,要是唬不住對面的羅馬尼亞人,那么我們就防守的壓力就會大太多。”
庫馬內克少將的話,讓阿爾玆的想要突襲羅馬尼亞的企圖完泡湯,沒有精兵強將17師的支持,光是靠他敗退的35師可不能成事。要知道現在他在昨天彼得羅沙尼突襲中不緊人員傷亡3000余人,而且武器裝備也損失也讓他心疼不已。在昨天撤退時,他的師損毀遺失火炮達到16門。
要知道現在奧匈軍隊可不是戰前可比,在當時一個齊裝滿員的師擁有72門火炮,但是經過幾年的戰爭現在奧匈軍隊師一級火炮數量普遍只達到戰前的一半。一下損失16門可是四成多的戰損,而且現在還來不及補充,他就只能指望17師了,要知道作為是由匈牙利人組成的17師,可不是他的35師所比擬的。
作為排名靠前而且還是有自己單獨名稱(勇士)的師,17師在奧匈軍隊普遍比戰前只有一半武器裝備的情況下,武器裝備也是在奧匈軍隊中名列前茅,光是管身火炮就達到62門。而且該師其他裝備配屬的也不少,例如在其他師配屬到營一級的機槍,在該師就配到連一級。
而且作為該師師長的庫內馬克性格小心慎重,這固然讓17師在數年的戰斗中沒有絕佳的表現,但是也沒有讓17受到什么重大的損失。而且因為師長的性格也很得上級指揮官的信任,17師在數次的戰斗中都被用來防守關鍵位置。而這次第17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