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下接連放棄羅曼和雅西。
大量征召的兵力被投入到這場防御德軍的入侵當中,有許多征召的士兵都沒能撐過第一次戰斗。
根據總參謀部的統計,在和德軍作戰當中,羅馬尼亞軍隊已經傷亡接近十萬的數字。這其中征召士兵訓練不足,還有基層軍官缺乏是主要因素。
當然作為他們指揮官的庫爾圖瓦上將也有一定的責任,不過誰讓他面對的是德軍最為出色的機動戰大師馬肯森元帥。這讓上將閣下不敢用險,生怕讓對手抓住機會撕破防線,這就不那么美妙了。
不過當保加利亞退出戰爭后,來自德軍的壓力就小了不少。尤其是在英法軍隊出現在巴克烏前線時,德軍的進攻就逐漸減少,很多時候都只是敷衍了事。看來德國人也知道,他們已經沒有快速攻占羅馬尼亞的可能。
當然德國軍隊人員和物資消耗也是一大主要因數,尤其是物資消耗。這一點作為德軍在東線的總司令馬肯森元帥最有發言權。在羅馬尼亞宣戰后,馬肯森元帥在一個月的準備時間里,主要精力是和后勤部門扯皮軍事物資的問題。
因為魯登道夫準備西線攻勢的緣故,東線在此之前補給的物資就不夠戰備,馬肯森之前只能通過減少訓練量來維持損耗。但是在羅馬尼亞宣戰后,物資的確增加的運動量,但是依然不夠半年戰備所需。(這是馬肯森在擔任東線總司令后準備的作戰標準)
就是在馬肯森元帥帶領軍隊進攻羅馬尼亞時,他依然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只有五個月的戰備存量)。所以在一直都希望,能夠尋找到羅馬尼亞軍隊防線的漏洞加里利用。為此他還故意賣出好幾個破綻,引誘羅馬尼亞軍隊出擊。不過誰知羅馬尼亞軍隊的統帥就是不上當,所以馬肯森元帥只能使用火力和部隊精銳的優勢和敵人逐個城市的爭奪。
經管效果不錯,但是對于彈藥的消耗太大。就在昨天后勤官員告知了元帥閣下,他們的彈藥只剩下出發前的三分之一,這一句話就讓德軍的攻勢立馬啞火。
進攻的德軍打不動了,而防守的羅馬尼亞軍隊一樣動彈不得。巨大的傷亡和物資消耗同樣讓羅馬尼亞焦頭爛額,所以在這個時間點交戰最為激烈的摩爾達維亞地區,戰火也是平靜下來。
至于早已安靜多了的特蘭西瓦尼亞,甚至可以輪換官兵們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