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敗的關鍵點是基爾水兵起義。而水兵起義的原因,好像就是有奧匈戰敗在里面做了誘因。當時說在奧匈戰敗后,德民對于局勢感到絕望,所以才爆發了這場起義。
埃德爾努力回想著前世的記憶,不過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太多事都已經忘記,所以始終沒有想起來。沒辦法,埃德爾只能通過其他方法來查找了。
“總參謀長,目前德國局勢怎么樣?”
普列山不知道國王會在這個時候考慮德國的局勢,不過對德國情報的收集,他們總參謀部可沒有放棄過。所以在埃德爾問起來后,普列山說出了目前了解到的情報。
“目前德軍在西線壓力很大,這次美英法三國的進攻,讓他們損失了不少要點地區和兵力。目前西線的協約隊在馬恩河一帶獲得了突破,他們將戰線推進了80公里。而德軍目前已經不能再威脅到巴黎的安。這次德軍在戰斗中的表現比較差,完沒有了之前的斗志,許多地段都是被主動放棄的。”
普列山的話還是沒有讓埃德爾摸到頭緒,于是繼續問道“那么德國國內的情況呢?”
普烈山綜合了情報部門的了解后說道“目前其國內饑荒較重,民眾對此有怨氣。”
想想也是,連軍隊都以胡蘿卜為食還將馬肉作為美味,其國內民眾能吃到什么就可想而知。
埃德爾聽完普烈山的講解后,思考片刻后講到;“那么以第一方案為作戰計劃吧,我們不用急著和德軍交戰。”
“遵命,陛下。”
聽到埃德爾做出決定后,普烈山上將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在普烈山回到參謀部后,立刻給特蘭西瓦尼亞集團軍發報,要求他們抽調有力作戰部隊,增援即將有作戰任務的摩爾達維亞集團軍。而且為了讓摩爾達維亞集團軍有更出色的表現,普烈山還將費列伊特中將抽調給庫爾圖瓦上將做副手。
看來這一次戰爭收獲最大戰功的就是費列伊特中將了,幾乎每一次戰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相信戰爭結束后不只是晉升上將那么簡單,他很有可能成為下一任軍隊的領頭人,至于結果如何就需要看他個人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