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羅馬尼亞軍官對著身后的士兵手一揮,大喊道。“進攻。”
看到羅馬尼亞人攻過來后,才擊退一波進攻的烏克蘭軍官,對著身后滿臉硝煙色的士兵大喊道。“反擊,擊退這些羅馬尼亞強盜。”
霍夫羅夫戰場上,羅烏兩方的士兵在進行激烈的廝殺。
“嗒~嗒~嗒”
“轟~轟~轟”
猛烈的槍炮聲在為亡命廝殺的兩方士兵,注入了死神的樂章,讓他們更加投入到戰斗當中。而一具具因為戰斗倒下的尸體,就成為了死神最好的祭品。
在戰場后方,作為發起這場戰役的指揮官,庫爾圖瓦上將正在密切的關注著戰局的走勢。
觀察完局勢的庫爾圖瓦上將在放下望遠鏡后,立刻對身邊的通訊參謀吩咐道。“將左翼火炮加強到中路,優先中路突破。另外再從預備隊抽調兩個師增強中路的攻擊強度,我要在明天看到進展。”
記錄完上將命令后這名參謀立刻回答道“是,我這就去下達命令。”
同烏克蘭軍隊在沃立夫附近大戰,是庫爾圖瓦上將和參謀部聯合商議的結果。原因完是為了打掉烏克蘭軍隊的抵抗意志,讓烏克蘭政府認知到同強大的羅馬尼亞軍隊作戰對其是沒有好處的。
而為了引誘烏克蘭政府將軍隊調往沃立夫,他可是一直隱忍小心的對烏克蘭第二軍團施展攻勢。既要讓他們趕到戰局危急,又要讓其覺得還能抵擋,這完就是個技術活。這也是為什么羅馬尼亞軍隊在開戰大半個月了,依然還沒有占領沃立夫的原因所在。
不過從目前戰局看來,烏克蘭知道舉動完配合了庫爾圖瓦上將的思路。
事實上在羅馬尼亞宣戰之后,烏克蘭政府內部經過短暫的糾紛后,還是很快達成了協議。他們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征召了23萬士兵,分別組建成15個烏克蘭師。而這些完被愛國熱情鼓舞到的烏克蘭士兵幾乎沒有得到訓練,就被他們分別派往利沃夫和敖德薩。當然庫爾圖瓦上將這邊被派遣到的是主力17萬人,剩下的8萬人,除了被留下1萬作為增強基輔的守備力量之外,都被被派到了敖德薩。
而在這些新兵到達利沃夫之后,庫爾圖瓦上將立刻發動了猛攻。接連拿下伊萬諾弗蘭斯克、卡盧什和斯特雷,直接逼到利沃夫附近。
而剛剛升任烏克蘭第1集團軍的留米季科中將被逼的沒有退路,只能在沃立夫附近和羅馬尼亞軍隊大戰一場,企圖利用地形和內線作戰的優勢,擋住羅馬尼亞的兵峰。所以在霍夫羅夫這個沃立夫東線的要點上,兩方擺開了陣勢大戰一場。
而從目前看來,烏克蘭軍隊盡管傷亡慘重但是好歹算是擋住了羅馬尼亞的攻勢。
不過庫爾圖瓦上將可不會讓他們如愿,根據戰場的形勢,他打算讓這些烏克蘭人嘗嘗羅馬尼亞真正的實力。讓他們知道為什么保加利亞軍隊會被打的叫投降,為什么奧匈軍隊會被打的節節敗退,還有為什么能和德軍平分秋色,這些對付同盟軍隊的手段他還沒拿出來呢。
下午隨著上將閣下的調整,擊中更多火炮和兵力的中路攻勢立刻顯現出威力。響徹云霄連綿不斷的炮火聲,將烏克蘭士兵打的怨聲載道,而持續不斷的步兵攻勢讓這些防守的烏克蘭士兵只能苦苦的支撐。
這些完沒有經過訓練的烏克蘭士兵已經被戰場的慘烈的搏殺,消磨掉內心不多的愛國熱誠。身邊戰友們的受傷的慘叫聲,還有火炮不時在身邊的爆炸聲讓他們內心恐懼再被放大,要不是軍紀和戰場紀律的約束,他們早就跑回自己溫暖的家了,只不過就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會不會在下一次的進攻中崩潰掉。
而前線的烏克蘭軍官面對羅馬尼亞的猛攻攻勢,只能一個勁的讓后方增援。作為他們的指揮官,留米季科中將現在內心相當后悔。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