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爾拿起電報,其中的內容讓他感到驚喜。是的這是驚喜,這份電報上說匈牙利發生了革命,而且成立了蘇維埃政權。埃德爾看著這封來自匈牙利的電報,只能說天助我也。
在這封電報中,詳細的描述匈牙利的革命的過程。
四年的戰爭,給匈牙利民眾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匈牙利統治階級組織了50萬軍隊參加戰爭,國平均每6人中就有一人參戰,其中死亡661000人,被俘74000人。
生產水平與戰前相比大大地降低,如1918年農業收獲量僅等于戰前的 60。工人的工資也下降,鋼鐵工人的工資與戰前相比下降52。
商品極端缺乏,糧食供應非常困難。如1918年1月,在大城市中規定每一成年人每日供給100克面包,6月份這個定量降低到82克,而且還常常供應不上。在小城市中,根本就沒有定量供應,廣大民眾饑寒交迫,在死亡線上掙扎。
民眾在這種情況下不滿在聚集。其中在1917年11月25日,布達佩斯就爆發了10萬人的游行集會。人們不顧政府的禁令,在城市廣場舉行了集會,他們高呼口號“打倒戰爭!”“我們要和平!”
不過當時奧匈政府使用懷柔手段將民眾意愿壓了下去。
不過在這次游行集會中,極左翼社會主義者奧托·柯爾文,沙拉伊·伊姆雷等人,與公開活動的匈牙利社會民主黨(1890年建立)中的左派蘭德列爾等人,由此建立了聯系。他們在工礦、企業、工會以及前線和后方的士兵中宣傳其思想,而且效果還不錯。
而后在1918年1月、1918年6月連續爆發了兩次罷工集會,而且一次比一次規模宏大。
在時間到了7月后,面對接二連三的各地爆發的民族獨立運動,蒂薩代表的匈牙利的政府再也撐不住。他在面對波濤洶涌民眾怨怒只能下臺。而后一個以48年獨立黨和社會民主黨等黨派,組建的聯合政府就在布達佩斯成立了。
不過這個新政府被沒有解決重大問題,例如,土地問題根本沒有解決,少數民族平等權利和民主改革等問題。這讓民眾的怨氣沒辦法得到抵消,而這時忙于內戰的列寧看到了轉移壓力的方向,他將貝拉·庫恩等為首的匈牙利放了回去,而且還給其一批經費,讓其放手展開匈牙利的革命事業。
而在1918年9月,貝拉·庫恩從蘇俄帶領一批參加過俄國革命的員回到了匈牙利。
這位被列寧寄予厚望的庫恩·貝拉也是一個了得的人物。他出生在特蘭西瓦尼亞,畢業于科洛日瓦爾大學法律系。當過記者。1902年參加匈牙利社會民主黨。
在戰爭爆發后被征入伍,1916年在俄國被俘,1917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18年月創建直屬俄共(布)中央的匈牙利小組,任組長。從其經歷上就能看出,他是一個善于抓住機會的人物。
而貝拉·庫恩一回到匈牙利,就利用一部分左翼社會民主黨人、社會主義者、從俄國歸國的戰俘,組建了匈牙利。
在俄國待過,并且親自參與過革命的貝拉·庫恩,當然知道宣傳的重要性,所以在一個月內就建立了《紅色報》。大力鼓吹列寧主和俄國革命,鼓吹要給匈牙利貧民分土地、工人漲薪水。
所以在其蠱惑下匈牙利得到急速發展,在一個月后就從名不見驚傳的小組織,發展成為國內有數的大政黨。在隨后時間里,匈牙利如同滾雪球一樣壯大起來。
而貝拉·庫恩則利用這段時間,組建自己的武裝赤衛隊,企圖利用其奪取政權。
不僅如此,他還得到來自俄國強有力的支持,在大戰期間為俄軍所俘的匈牙利士兵。這些經過俄布調教,還和俄國臨時政府軍做過戰的匈牙利籍士兵,在俄國內戰達到十萬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