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茲克為自己未來奮斗的時候,一群德軍海軍軍官正在為自己的國家的遭遇而抗爭。
在大英帝國的最為重要海軍錨地斯卡帕灣,這里像往常一樣停著不少馳騁于大海的鋼鐵巨獸。不過在這個時代人類打造最強海上戰艦上,卻出現了濃濃的德國風格。
沒錯,德意志帝國瀝盡心血打造公海艦隊,被解除武裝停在自己老對手軍港之內。高達70多艘艦艇,都已經都卸下了所有的彈藥、所有的火控、瞄準裝置以及炮栓。從德國宣布停戰開始,公海艦隊就作為其停戰的保證,被押解到這里停靠。
一艘艘該為祖國浴血奮戰的巨輪戰艦,卻像是一個個被人看守的囚犯等待著勝利者的裁決。
因為國內饑餓和紅色思想爆發的基爾水兵影響正在消去。當內心的不滿被發泄后,理性正在回歸。對祖國戰敗后面臨的懲罰,一直籠罩在駕駛這些戰艦海軍官兵的心頭。
事實上,為了讓這支被協約國集團視為心頭大患的公海艦隊乖乖接受懲罰,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花了不少心思。首先這些投降戰艦不得攜帶任何彈藥,其次軍艦上的德國官兵只能維持到能開動的最低水平。所以這支需要數萬海軍官兵才能保障最佳狀態的公海艦隊,目前艦上只有不到三千人。甚至連出現險情,自救都成困難。
另外為了安撫這些依然在艦艇上的公海艦隊官兵,英國方面一邊宣揚不會對德國太嚴厲的處罰,一邊封鎖關于和談的消息。
盡管英國在封鎖著消息,但是關心著祖國的德國海軍官兵們依然有自己的辦法獲得這些內容。
當一條條關于德國戰敗條款被顯露出來后,公海艦隊的官兵們都驚呆。放棄海外所有殖民地,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賠償2260億馬克的賠款。這份凡爾賽條約的苛刻,完在他們的預料之外。
更為重要的的是,花費巨資打造的公海艦隊將被作為賠款的一部分,由協約國瓜分。這個條件讓在場的海軍官兵心都碎了,對于他們來講,等于將自己的夢想還有對大海的熱愛都拱手讓于對手,誰也受不了這委屈。甚至有人當場就說到,早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還不如轟轟烈烈的與敵人決戰,哪怕軍覆沒也好過現在這么窩囊。
群起激昂的憤慨之情沒有任何的作用,他們別說與對手決戰了,就連行駛出港灣也做不到。在防守嚴密的斯卡帕灣內炮臺林立,更別說還有英國艦隊就在港灣內就近監視。任何一點異動,都能招致副武裝敵人的猛烈打擊。這讓公海艦隊的官兵們完沒有任何的辦法,他們只能按下心中憤怒耐心的等待。
而大英帝國方面,對于公海艦隊的看管除了一開始有些嚴厲之外,也慢慢有些疏于防范了。畢竟作為大英帝國的象征,艦隊不可能一直都守在公海艦隊身邊。其遍布球殖民地、俄國發生的赤色革命等繁瑣的事件,都需要大英帝國展現自己的力量。
所以在這段時間里,大英帝國的看守力量一直在消減。對此,公海艦隊的官兵們一直看在眼里。
在公海艦隊的“威廉王儲”號上,船員們都警惕的看著四周。因為在這艘船上,一場關乎公海艦隊命運的秘密商談正在進行。
“這份條約對德國太苛刻了,國內反對的聲音很大。國內很有可能不會同意,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的軍艦不能落入敵人手中。德意志人民花費重金打造艦隊,不能將炮彈打到自己人頭上。不然,我們將是國家的罪人。”
在一個位置較為隱秘的船艙內,身為指揮官的馮羅伊特海軍少將,正在慷慨激昂的對參與這次秘密會議軍官們,述說著內心的悲憤。
身為艦隊總司令官希佩爾海軍上將最為看中的人,馮羅伊特海軍少將也是心系艦隊的安危。而且德國海軍總司令阿道夫·馮·特羅塔上將在出發之前已經告知馮·羅伊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