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開始大規模調兵遣將的舉動,完瞞不過羅馬尼亞的視線。
事實上從埃德爾打算吞并西烏克蘭地區開始,對蘇俄的情報工作就成為羅馬尼亞情報部門頭等大事,其優先級別已經高于英、法、美等國。所以在其南方面軍開始有異常舉動時,就已經將蘇俄可能打算發動戰爭的消息傳回了國內。
畢竟羅馬尼亞情報部門在俄過境內深耕多年,哪怕蘇俄上臺,其潛伏的情報人員也不可能被消除。
面對情報部門發來蘇俄可能挑起戰爭的消息,埃德爾在看了之后,就回了一句,我知道了。
對于蘇俄想要挑起戰爭意圖,埃德爾內心已經早有準備。畢竟俄國人深入骨子里的貪婪,可不是換個政權就能改變的。而且這是時候蘇俄軍隊,羅馬尼亞可一點也不怕。
現在蘇俄軍隊可不是后世威名赫赫,嚇得整個歐洲瑟瑟發抖的那支鋼鐵洪流。
現在蘇俄師級部隊普遍有一萬至一萬五千人,而且機槍配置上,也只有10160挺之間。其主要壓制火力的大炮配置上,也只有4050門大炮,基本都是762毫米和57毫米口徑山野炮。
毫不客氣的說,蘇俄軍隊的武器裝備和沙俄時期相比,在火炮、機槍等技術裝備上有所下降。
不過在軍隊士氣上和沙俄時期相比,就高出太多了。而士氣高,在武器裝備差距不太大的時候,往往占據是上風。這也是主要由沙俄軍隊組成的白衛軍,這也是為什么他們屢屢打不過蘇俄的紅軍原因所在。
不過蘇俄紅軍也就是只能打打白衛軍,和羅馬尼亞軍隊比起來,是完沒有可比性的。
當然這也蘇俄紅軍主要敵人是白衛軍,而協約國干預軍的不作為有很大關系。畢竟英法軍隊(出工不出力)的實力見識過了,難道還怕遠遠不如英法的羅馬尼亞人。
在蘇俄準備挑起這場戰爭的時候,羅馬尼亞人也沒有閑著。
自從吞并西烏克蘭后,羅馬尼亞軍方就將兵力向烏克蘭集結。各個部隊都紛紛從之前的駐地向烏克蘭一線開進。
除此之外,遠在德國采購軍火的薩爾達少將和卡魯斯特侍衛長,也在大量的采購軍火。一倉庫一倉庫的武器彈藥,被德國裝卸工人搬上火車,運往羅馬尼亞。
而英法等國對于羅馬尼亞在德國的采購大開綠燈,只要羅馬尼亞看中的武器,立刻要求德國方面裝運。以至于一時間裝卸工人都搬運不過來,讓大批軍火堆到了火車站。
而英法在得知這一情況后,甚至自己掏腰包雇傭其他德國人來搬運。而且英法方面還對在德國的薩爾達少將和卡魯斯特侍衛長表態,如果運輸的列車不夠,甚至他們愿意緊急調運車皮幫助其運輸。
看起來對他們將這些軍火運到羅馬尼亞,看起來他們比薩爾達和卡魯斯特還像羅馬尼亞人。
所以在英法不懈余力的幫助下,在一個月時間里;七百多門lefh18型和k16火炮,二十萬支g98步槍、三千挺g08重機槍,20萬噸彈藥,兩萬噸其他物質,被運到羅馬尼亞。
以至于運送軍火的列車,已經嚴重影響沿途國家的正常列車運行,對其民眾出行和物資運輸造成極大的削弱。不過面對英、法和羅馬尼亞,這些國家也是敢怒不敢言。
而這些武器裝備在運到羅馬尼亞之后,立刻就被快速的向西烏克蘭前線運去。
以至于總參謀部為了尋找足夠使用他們的技術兵員,絞盡了腦汁。除了從各部隊抽調炮兵人員之外,只要使用過火炮的非炮兵士兵和軍官,立刻被調給炮兵部隊以組建新的編制。
所以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羅馬尼亞除了師級炮兵編制急劇擴大(從72門火炮增加到108,增加了一個lefh18型105榴彈炮營),還新增個獨立炮兵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