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對羅馬尼亞軍隊影響深遠的元帥授銜儀式結束了。新晉升的兩位元帥立刻成為國談論的焦點。與民間和政府看熱鬧不同,這次授銜對軍隊影響非常大。
因為首先元帥的出現,不僅只是代表著羅馬尼亞軍銜提高了一級,這也代表著軍隊未來指揮系統的深耕。現在只是因為功績戰后封賞的元帥,將來很有可能會在戰時指揮系統中出現。
不過不管是現在這些將軍們怎么對元帥的渴望,有一點他們都知道,那就是短時間內羅馬尼亞不可能再晉升元帥,這個短時間是指8年之內。不管是離元帥只有一步之遙的費列伊特上將,還是最年輕的將軍霍夫曼少將,他們都知道。原因很簡單,大戰結束后需要抓緊時間開發新領土,讓其納入羅馬尼亞經濟體系中才行。在輔以教育、輿論的引導,這些新領土才能更好的融入進來。
人都是自私的,經濟聯系太緊密后,誰還去談獨立的問題。大公無私破家追求獨立的人,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被大書特書的人物。而他們忘了因為稀少所以才會大書特書的贊揚,要是這是普遍情況誰還追求這種新聞。
而目前羅馬尼亞就在針對新領土進行著緊密的經濟聯系,而作為經濟的推動者,銀行當然需要先行一步。
在加利西亞地區重要城市和交通樞紐的利沃夫,一間新開張的羅馬尼亞工商銀行聳立在以建立者達寧·加利奇斯基大公命名的大街上。加利奇斯基街就是利沃夫經濟活動的中心,在這里不僅能看到當地人創建的銀行,也能看到不少外國銀行,這條街上林林總總聳立著十多家銀行。當地人私底下將加利奇斯基街稱為銀行街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為商業和經濟中心,利沃夫且處于基輔、中歐和東歐通向黑海和波羅地海港口的交通要道上。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促進了經濟發展。其自然環境也吸引了不少其他人來,當地有韃靼人、德國人、匈牙利人,波蘭人,立陶宛人,奧地利人等。
其他民族亦將本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與宗教帶到了利沃夫,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利沃夫集中融合了中東歐和西歐國家厚重的歷史積淀。因此,利沃夫的建筑兼有哥特式與巴洛克式、文藝復興式與羅馬式的風格就不足為奇了。所以這里也被稱為小歐洲。
各地的民族帶來了當地的宗教,所以這里教堂也特別多。在城市廣場,圍了一圈的羅馬尼亞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教堂。除此之外創建于1661年的利沃夫國立大學,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豐富的宗教信仰和教育機構,加上便利的交通,讓利沃夫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也是相當不錯。所以想讓富饒的利沃夫歸心與羅馬尼亞,這對布加勒斯特的執政者而言也是一個考驗。而新任的利沃夫市長多夫李奇來講,這不僅是考驗,也是自己的階梯。
多夫李奇是一名烏克蘭人,是土生土長的西烏克蘭地區的烏克蘭人,他是原烏克蘭總理摩拉科夫一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在摩拉科夫去基輔當總理后,他留守西烏克蘭地區經營當地。而且能力不錯,將西烏克蘭地區經營成他們的大本營。
后來羅馬尼亞合并烏克蘭政府后,摩拉科夫跟季柯勒還有原總統科爾巴喬夫,議會長米克拉爾等人都被調到布加勒斯特擔任職務。
而他當然不會被羅馬尼亞忘記,被任命為沃立夫的市長。不過多夫李奇知道,自己能被任命為該市市長有酬功的原因,而接下來能不能繼續在羅馬尼亞政治體制中獲得上升的空間,就完需要看他的能力和表現。
而且根據他的了解,目前羅馬尼亞新領土上的政治人物都沒有留在當地任職的,基本都是調往不同地區。而他能從西烏克蘭調到加利西亞的利沃夫,多少還算有些優勢,畢竟都有烏克蘭人。盡管他們還是有所不同,但好歹還是算優待。
其實目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