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話鋒一轉,說起了目前兩國經貿之間的問題。
說起來羅馬尼亞出口主力的糧食、石油化工和汽車,在中國一直以來打不開銷路。這其中來自北美的競爭時主要因素。美國的糧食、福特牌汽車、美孚石油憑借多年的經營,讓羅馬尼亞完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沒有銷路。
例如去年,羅馬尼亞與中國年貿易量為400萬列伊,其中羅馬尼亞進口接近000萬列伊,而出口才400萬列伊。進口主要就是豬鬃、桐油、鎢礦、生絲、茶葉等。
出口則是以武器為主。主要原因居然是因為羅馬尼亞使用的德系武器,而中國對德系武器的癡迷,讓有些中間商從羅馬尼亞進口了不少武器彈藥,聽著是不是很搞笑。
其實目前羅馬尼亞的出口主要針對周邊國家,對與中國的外貿沒有壓力。不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埃德爾不可能等到國內經濟發展到容不下后再為其找市場,更別說十年后那場著名的經濟危機。
目前打開世界地圖就可以看到,歐洲依然是世界的經濟的發動機。不過各國之間都有自己的貿易壁壘,羅馬尼亞不可能在其中占據多少份額,除了周邊幾個國家之外。與蘇聯進行貿易,在沒有第一個人吃螃蟹之前,埃德爾不打算這樣做。再說他們主要買的是各種工廠設備,羅馬尼亞自己都需要進口。
非洲都是各國殖民地,是其宗主國的商品傾銷地,就連美國那么強勢都不能打開這個市場,所以不作他想。而美洲就不要想了,這是美國的經濟殖民地,羅馬尼亞沒有能力挑戰。亞洲的話,除了有限的幾個獨立主權國家之外,大部分都是殖民地。
不過在這個有限幾個國家中,中國絕對是羅馬尼亞需要攻略的重中之重。哪怕其戰火連天民不聊生,也從未跌出過世界主要經濟體范圍內。埃德爾很明顯想要從中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