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2年的冬天,世界各地都沒有什么大事發生。
如果硬要說有,那么蘇聯的成立也能算的上。蘇俄控制下的各蘇維埃共和國在12月末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這個名字也終于出現在世人面前。
而蘇聯的成立也可以視為列寧等人放棄世界革命,專心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轉變,因為負責組建蘇維埃聯盟的人就是斯大林。
作為一個二戰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斯大林的脾性早已被后世研究透了,而埃德爾當然知道這位‘慈父’的性格。
這位‘慈父’最讓人關注的就是兩件事,蘇俄的工業化和大清洗。當然我們站在后世人的角度,可以對其肆無忌憚的點評其作用,不過很少人能設身處地在他的位置上考慮問題。
蘇聯作為被敵視唯一一個國家,面臨著四面八方的威脅。而這時候蘇聯急需增強自己的國力,而急速工業化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不過依據俄羅斯人脾性,如果不下達死命令,這個目標很難實現(對比一下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增長)。所以必須在他們身后有人揮動的鞭子,驅趕其前進。
而強行驅動的結果當然會讓人心生不滿,短時間還好,長時間誰也受不了。所以在1931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斯大林落選了,在舉行秘密投票時,他的名字被勾掉的次數之多,超過了其他任何人。一個總書記落選可謂是打一件相當重大的事件,這也可以看出對于急速工業化,有多少人在叫苦。
面對黨內巨大的不滿,斯大林要么下臺要么反擊。當然依照他強硬的性格,必須反擊。所有在最后決定增加中央委員的名額,補上中央委員名額之后,大清洗就已經是不可避免的。
大清洗的本質之一是讓這些官員繼續完成蘇俄的工業化。尤其是當時蘇俄周邊國家局勢極具惡化,需要讓蘇俄更具有強大的實力。當然保證他的統治也是其中之一。(不過講道理,要是沒有斯大林如此強硬的領導人,蘇聯能不能挺過二戰還真不好說)
而蘇聯成立的消息,埃德爾只看了一眼就放下了。這個羅馬尼亞未來的主要威脅國家,不過目前他的確沒有什么辦法應對。還不如對關心一下羅馬尼亞來的要緊,打鐵也需要自身硬。
根據羅馬尼亞最新的統計,在1922年羅馬尼亞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276億列伊的總額。這其中工業產值1847億列伊,農業產值964億列伊。現在可以負責任的說,羅馬尼亞已經邁進了工業化時代。
而且這個數值(6324億美元)已經高過了意大利(5641億美元),排在英法德蘇之后,算得上是歐洲經濟五大強國。
而且羅馬尼亞還有比意大利更好的優勢那就是廣袤的平原地形,這讓羅馬尼亞一直以來保持著歐洲數一數二的糧食出口。經過大戰期間高速的發展,羅馬尼亞糧食加工業以及食品業,在歐洲非常具有競爭力。而羅馬尼亞傳統的強力出口物品汽車類和石油化工類產品,也是鞏固其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喀爾巴阡山脈大量的鉀鹽礦,羅馬尼亞的肥料的出口也成長起來了。
在特蘭西瓦尼亞數個大型肥料廠不僅本國使用的肥料,而且還出口到周邊各個國家,尤其是波蘭出口量最大。
依托羅馬尼亞經濟增長的強勢,政府的收入也是大幅提高。目前本年度中央財政收入達到367億列伊,比上一年增長了57。
不過收入的增長依然比不上支出,在下一年度的列出財政支出達到438億列伊。其中支出最大的就是對新領土的各項開支當然這些經費沒有單獨列出來,而是摻和在各個部門的預算當中。
教育經費的預算,依然當仁不讓的占據頭把交椅,543億列伊的支出依然傲視群雄。而在這些經費當中,不少都是拿去新領土開辦羅馬尼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