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會議快結束時,埃德爾對眼前的幾位重臣說道“首相、元帥和總參謀長留下。”
等到其他人都走完后,埃德爾才看著留下的三人,問到費列伊特上將。
“和德方的接觸結果怎么樣了,談判可以重啟么。”
面對埃德爾的詢問,負責此事的費列伊特上將看了看之后回答道“陛下,目前西克特沒有反對,而其他德官不是贊同就是選擇默認。”
埃德爾聽到費列伊特上將的話后,面色有些喜悅的說道“這么說來,這次談判將很快展開。”
“應該會吧。”
埃德爾與費列伊特所談的事,就是與德國新的軍事合作。之前羅馬尼亞方面有向的方提過,不過當時結束戰爭才沒多久,而羅馬尼亞還屬于前敵人,這讓西克特等人無法接受,所以也是無疾而終。不過深層次里,也有培養好了徒弟,反過來打師傅的不適宜。當然不信任也是羅馬尼亞那次試探失敗的原因。
“那么這次,軍方打算怎么和德國方面合作?”
埃德爾對費列伊特上將問出了新問題。面對埃德爾的詢問,費列伊特上將拿出一份文件遞到他面前。“這是總參謀部聯合陸軍部所做的合作方案,請陛下過目。”
面對兩位軍界大佬聯合做的方案,埃德爾也充滿了興趣。他接過方案后,開始翻閱起其中內容。
首先是在參謀部上,羅德兩國進行密切的交流。對于戰區劃分,交通規劃、兵力運輸,乃至戰役策劃,兩國都將派出自己精銳的參謀團隊相互交流學習(主要是羅馬尼亞向德國學習)。除此之外,兩國在編制劃分,兵力配置,士兵軍官培養上也將交換意見。
可以說這是交流兩隊在各方面取長補短。這比第一代交流好太多了,當時完是德軍培訓羅馬尼亞軍隊,而現在至少羅馬尼亞能與其平等的合作。
因為針對目前德國國內被禁止擁有研發建造武器軍艦與飛機的困境,費列伊特上將也提出可以羅馬尼亞合作,至于各自出多少資金和人員研發新技術,方案里沒有具體的寫。不過相信到時候只要德國方面心動,那么這就好辦多了,不過目前來說情況還是未知。
目前來說,軍方對德國需求最為迫切的是在海軍上。因為羅馬尼亞之前欠賬太多,急需來自德國的幫助。管是民間的收購,并不能與官方合作相比。也是一戰結束后,羅馬尼亞軍事技術和設備引進中,海軍的比例占據絕對優勢。
“這些條款是不是太多了?”
埃德爾看完后,向費列伊特上將問了起來。
因為埃德爾看到目前所列舉打算合作的條款就有上百條,包涵了軍隊的方方面面。在埃德爾看起來,這種合作方式看起來更像是兩支結盟軍隊的合作,而目前羅馬尼亞絕對不可能和德國有一絲一毫這方面的聯系。再說就是羅馬尼亞有這方面的想法,德隊也不可能答應,兩軍放下槍才過去多久,這也會讓對方不適應啊。
“陛下,這些條款一點也不多。而且目前他們除了我國之外,也沒有其他好的選擇。”
回答埃德爾疑問的是普烈山元帥,當然他也知道國王所指的問題在哪里,也給出了答案。很明顯擴大與德方的合作,應該是普烈山元帥在推動,而費列伊特上將也起到了推動作用。而兩位軍方高層都看好的情況下,埃德爾不打算提出反對意見。
事實上對于國王所提出的擔憂,兩位軍方大佬當然清楚。不過這種機會很難得,他們不想放棄這種好機會。反正試一試也好,要是對方答應了呢?
至于埃德爾,他在聽完普烈山解釋后,轉頭對卡拉圖里首相說道“我們與德方和政府的談判,我認為最好還是派出有分量的人來談。至少可以讓對方感受到重視。”
“請陛下放心,這件事我會親自帶人去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