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先說明一下這是之前的遺留問題。羅馬尼亞一開始并沒有想讓政府或者我本人控制國內的經濟,這都是機緣巧合的結果。當時不過是國內資本弱小,不足以支撐經濟的發展,所以不得已只能由政府以及王室牽頭,先行發展重工業起到帶頭作用。而恰好等到初步發展起來后就遇上歐戰,結果讓其發展的更為壯大,以至于現在國內資本完全沒辦法接手。”
埃德爾的話,讓不少議員眼前一亮。其國內資本沒辦法接手,那么國外的資本是否可行呢?
有反應快的,立刻就脫口而出。“埃德爾國王,你的意思是指?”
“沒錯,如果有人愿意出合理的價格,那么這些優質的資產,也不是不能賣一些股份出來。”
埃德爾說出了這些人的想法。后世的經驗早已告知了他,賣出一些股份又能怎么樣呢,49的股份也不過只有監督權,而控股權在我手,一樣拿我沒有辦法。而且還能乘機套現一些資金用在其他領域投資,簡直不要太完美。必要時想要收回股份,一句擴大投資,個人還能與國家比資本?
這也是埃德爾為什么不向國內賣出股份的原因,要是坑了國內資本家,那結果就不那么美妙了。
而不了解這些騷操作的幼嫩美國資本家,面對埃德爾的話,有些呼吸加重。在他們看來羅馬尼亞石油公司、大眾汽車公司、普羅耶什蒂機械廠、利沃夫鋼鐵公司等,都是足以誘人的果實,沒人不想拿下這些公司,搭上羅馬尼亞快速發展的順風車。
所以當埃德爾拋出這個驚喜之后,國會山的議員們立刻熱鬧起來,完全沒有議員老爺的矜持,就像菜市場一樣亂哄哄的。直到議會長看的不成樣子,連續敲了幾次桌子才安靜下來。
而埃德爾在國會山的演講,第二天也是被報紙大肆贊揚。許多連羅馬尼亞在哪里都不知道的主編,一力的稱贊他為一位目光卓遠的國王,必將給羅馬尼亞人民帶來富足的生活。
而這些報道,在埃德爾與柯立芝總統會面之后更多了。
nta2sc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