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下手。
別看羅馬尼亞的農業平日里不顯山不露水,但是農業在羅馬尼亞的份量并不低。鼎鼎大名歐洲第二糧食出口國(有段時間爬到了第一),光是這個名頭就能說明羅馬尼亞的農業根基。
不過雖然羅馬尼亞頂著這個糧食出口大國的名頭很響亮,但是羅馬尼亞農業到現在也與西歐發達地區有很大的差距,這還是埃德爾在國內推進機械化耕作的前提下。至于西烏克蘭等新進奪取的國土更還是畜耕占主體,羅馬尼亞農業大而不強的本質依然沒有得到改變。
而現在,埃德爾認為是時候改變農業的生產結構了。
所以面對首相的詢問,埃德爾堅定的回答道。“沒錯。我打算對農業進行升級。目前羅馬尼亞國內依然有大量的畜耕作業,這將太多人口限制在農村,目前工業方面正是大發展的時機,不能讓這些人口就這樣被土地給牽扯住。”
卡拉圖里盡管一直都在工業方面打轉,不過不代表他對農業方面不了解,尤其是在擔任首相之后,對于全國各行各業的情況多少有需要了解。所以他有些忍不住的說道。“陛下,目前舊領土的農業改革還好說,新領土那邊對農業改革怕是有些不好辦。尤其是前俄國領土,那邊依然還有些俄國農奴的風格。盡管在已經加入我國之后,其農奴風氣淡了不少,但是一旦不能保證該地區不會出現反對的聲音。”
埃德爾聽到首相的擔憂后,淡然的回答道。“他們不滿什么,難道還想回到俄國不成,沙皇俄國已經成了歷史,只有紅色蘇聯了。難道這些人還敢跑到蘇聯去?”
要知道蘇聯的集體化農場可是一個大坑,能夠坑死那些蘇聯的那些農民。
卡拉圖里從埃德爾話中聽出了這位君主的決心,這是不惜犧牲原俄國領土那些土地擁有者,也必須要進行農業升級。或許這些受益者在看到羅馬尼亞內陸農業的場景后,會忍受暫時的陣痛吧。不然這些人還能怎么辦,投俄還是向獨立,投俄就是自尋死路,想獨立,也是一樣。周圍國家沒人愿意看到烏克蘭人有獨立的念頭,到時候可就是幾國的打壓。
“陛下,我這就回去與其他大臣商議,盡快拿出可行的方案。”
“去吧。”
看著離開的首相,埃德爾想看看這些原俄國居民是不是一個愛國者。
nta2sc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