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政府而言是一筆絕對還不清的巨款。 面對如此高額的財政赤字,希特勒又不愿意增發(fā)貨幣的方法再次出現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的局面。所以就只能采用票據這樣的“白條”手段,從企業(yè)手中購買商品。 同時為了緊縮貨幣,政府還發(fā)行了大量債券以消耗市場上可能過多的馬克。也就是通過讓德國民眾購買債券,讓貨幣暫時回到政府手里。但在當時的德國,這卻刺激了政府進一步的財政支出,政府負債不斷攀升。 同時,德國經濟輕重工業(yè)嚴重失衡局面難以改變,當這些債券再次回歸社會實難實現促進消費的目的。那么等待德國的就是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 為此在1939年年初的時候,帝國銀行董事會在給希特勒的信中這樣寫道“無止境的國家開支摧毀了有序預算的企圖,即使是稅款負擔的大幅度增加也會將國家財政置于崩潰的邊緣,并因此摧毀中央銀行的匯率。”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德國財政即將崩潰,需要想辦法解決。 現在擺在德國面前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利用自己龐大的軍事實力,為德國即將破產的財政想辦法,戰(zhàn)爭已經不可避免。 而這次也德國為什么沒能整合占領國的實力為自己所用的原因。德國首先需要將從占領國掠奪足夠的物資和財富,兌現那些白條以及承諾,緩解國內的壓力。民眾可不會管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他們只會看到德國獲得了勝利,那么就應該有戰(zhàn)利品。 而為了滿足他們要求,只能讓占領國遭受損失。而被掠奪的國家,你要再想整合他們實力那將是千難萬難。 所以在波蘭拒絕希特勒的好意后,這場戰(zhàn)爭就注定了。 只不過希特勒現在還在等一個消息,一個來自蘇聯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