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坎寧安得到羅馬尼亞艦隊離開的消息后,整顆心終于放了下來。只不過面對地中海艦隊目前慘狀,簡直讓人落淚。
3艘航母全沉了,唯一的反擊號戰巡也沉了,5艘戰列艦沉了兩艘。加上被打沉了的其他戰艦,其遭受的損失已經超過日德蘭海戰。不過與日德蘭相比,現在大英可沒有了一口氣開5艘戰艦的實力。
而這時候坎寧安對身邊同樣傷感的參謀長說到。“給倫敦發電報,報告我們的損失吧。這一切責任,我都愿意承擔。”
坎寧安的話讓霍金斯表情十分苦澀,這樣慘烈的結果光靠司令官坎寧安可承擔不下來,自己這個參謀長同樣沒得跑。
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倫敦還等著自己上報損失結果呢。
所以當這份損失3艘航母、2艘戰列艦、1艘戰巡、還有8艘其他軍艦以及數百家飛機的電報發到倫敦后,正在焦急等到消息的張伯倫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
而早已在一旁等候的掌璽與空軍大臣霍爾立刻上前扶住了他,而其他因為亞力山大空襲消息被緊急招來的大臣,一看首相的表情,內心暗叫一聲不好。
果然等張伯倫將電報內容傳閱一遍后,每個人臉上都非常難看。而且他們知道,此時大英帝國的世界寶座被羅馬尼亞人狠狠的踹了一腳,而且還是踹在大英帝國命根子的海軍身上。
等張伯倫恢復過來后,他開口問道。“大家說一說吧,現在該怎么辦?”
面對張伯倫的詢問,陸軍大臣貝利沙率先給出建議。“我認為,需要立刻對埃及進行增援,保障該地區安全不受侵犯。我們陸軍部可以安排從印度和澳新兵力,優先增援埃及。”
很明顯,陸軍大臣貝利沙的態度就是優先保住埃及。
而他的話得到其他內閣大臣的贊同。
“沒錯,我們必須保住埃及。”
“帝國不能承擔失去蘇伊士的危險。”
在場所有人都知道埃及對英國的重要性,不說其所處的位置對英國在東地中海以及中東的重要,光是那條蘇伊士運河就值得英國下死力氣去保。這條連接地中海與紅海的運河,對英國溝通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大英帝國的帝字,可是由印度給予的(印度皇帝或者女皇)。
作為掌璽與空軍大臣霍爾這時候說到。“我認為目前埃及的防空需要得到增強,現在我們可以從其他殖民地抽調先進一些的飛機支援埃及。另外我認為,本土方面也應該抽調4個中隊的噴火支援埃及。
另外鑒于埃及將面對羅馬尼亞艦隊的威脅,需要更多的能夠對付艦船的飛機,我認為也可以從本土抽調一批支援。”
霍爾說到之后,接著話音一轉。“這些都是我們針對亞歷山大港遇襲后作出的反應,而現在我認為,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必須得到正視。”
成功將所有人注意都集中咋自己身上后,霍爾說出了一個國家的名字。“那就是意大利的態度問題。”
他的一句話,瞬間讓其他人知道,現在意大利的態度異常重要,尤其是在英國地中海艦隊損失慘重后。
在戰爭爆發之后,英法海軍的分工就是,英國地中海艦隊封鎖羅馬尼亞海軍進入地中海,而法國艦隊則看住意大利。至于英國本土艦隊自然是執行一戰時就有的任務,將德國軍艦封鎖在北海內。
而現在隨著地中海艦隊在港口被空襲,沒人看住羅馬尼亞艦隊之后,誰能保證墨索里尼不會心動。只要兩國艦隊匯合,那么法國艦隊根本不能敵兩國聯合海軍實力。而地中海對英法船只而言,將變成一個危險的海域。這是英國所決不答應的。
“那么,我們有什么辦法阻止意大利不會因為利欲熏心呢,要知道他們與德國和羅馬尼亞可是有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