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薩洛尼卡回到布加勒斯特的埃德爾,盡管身體比較疲憊,但是精神卻很亢奮。
沒辦法,這次海軍奇襲亞歷山大港成果斐然,擊沉各式戰艦十多艘,將英國地中海艦隊摧毀大半,而自己只付出了損失67架戰機的損失(因為第二次空襲,與英國戰斗機的交火)。
這讓羅馬尼亞海軍一戰成名,同樣也讓羅馬尼亞獲得東地中海的掌控權。根據英法的最新消息,目前兩國要求自己的商船運輸艦,盡量走好望角。
既然獲得了如此大的戰功,那么埃德爾自然需要親問出擊的艦隊官兵。于是在戰報發回的第二天,埃德爾就乘坐專列前往薩洛尼卡。
而這次面對國王親自迎接艦隊回歸的舉動,海軍上下自然十分高興。這也代表著羅馬尼亞這些年對海軍的投入沒有白費,海軍向王國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
所以對于國王的慰問行動,羅馬尼亞海軍自然不敢怠慢,不僅安排了最為嚴密的保護,而且還將審查提到最高。畢竟現在是戰時,不能排除有人想要對埃德爾刺殺的可能。
而等到艦隊返回后,埃德爾親自站到棧橋上迎接他們。而他與兩位指揮官的合影,更是成為第二天各大報紙的頭條。
隨后報紙上,將米德拉斐爾中將與菲爾南德斯少將簡歷做了介紹。這也讓他們兩人的名字成為最受民眾關注的海軍將領,其熱度居高不下。
對此,埃德爾一切都看在眼里,也知道為什么海軍會在背后推動的原因。
不外乎海軍需要戰功支撐,以便于獲得國民的認同。另一方面海軍打算推出自己的名將,以便于提升官兵的自信心。
沒錯,海軍就是這樣打算的。雖然名將這玩意是雙刃劍,其存在有助于提升軍隊的士氣和自信心,但是落敗和陣亡也能極大打擊官兵的士氣。只不過這玩意好處太大,只要有條件哪個國家軍方不想推出好幾個。
這方面各國都是一樣的,不然哪來什么四、十大名將。而米德拉斐爾與菲爾南德斯兩人,就憑借這場襲擊,也有足夠資本擔當名將之資。
只不過埃德爾沒有在薩洛尼卡呆多久,他在迎接完艦隊后,利用舉辦慶功會的機會與當地名流交談一番就回來了。
而在這里需要說一下,在慶功會上航母指揮官菲爾南德斯少將,在酒會上找到埃德爾,試圖能夠說服埃德爾再繼續建造兩艘航母。
而當時埃德爾微笑的聽著菲爾南德斯少將滔滔不絕的發言,一邊看著洛莫丹與內斯塔庫兩個海軍老狐貍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與自己無關的表情,讓埃德爾看的牙癢癢。
因為埃德爾在開戰之前就對他們說過,羅馬尼亞短時間內沒有建造大型戰艦的計劃。他們目前這些戰艦就是其戰力,戰時羅馬尼亞只會補充驅逐、輕巡、潛艇等這種中小型軍艦。
因為羅馬尼亞戰爭開始后,不會再對海軍進行物資傾斜,羅馬尼亞需要集中產能為陸軍準備裝備。
因為只有埃德爾才知道,羅馬尼亞只有一年多的時間準備,接下來就要打最大規模的陸地戰斗。所以現在所有資源都需要向陸軍傾斜,至于海軍只能為其必要的建造與維護,開工大型戰艦已經不可能了。
再說大型戰艦建造周期太長,基本都是2年起步。除非必須以海軍關乎到國家安危,不然陸軍效果更好。
只不過這倆人明著不來,指使其他將領來,哪怕不是指使也是得到其默認。
埃德爾猜的沒錯,菲爾南德斯的行為就是得到默認的。在海軍內部,對于菲爾南德斯少將的心思,沒有不知道。而在知道今天陛下開慶功宴之后,他就有這個想法。
而且在其他人有意無意的幫助下,菲爾南德斯很順利的來到埃德爾身邊。而見到埃德爾的菲爾南德斯非常珍惜這個機會,他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