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日的籌措,讓曼迪夫上將指揮的希臘集團軍準備更加充分。
而且空軍的襲擊,同樣讓希臘知道什么是現代化空襲。在連續三天高達4000架次的高強度空襲中,守軍損失80%的防空武器。損失火炮281門、車輛981輛,火車21l列,摧毀彈藥4000多噸,官兵傷亡一萬五千多人,平民傷亡八千多人。
如此巨大的傷亡和裝備的損失,已經讓希臘軍隊怨氣傷了不少。雖然士兵傷亡上,對其還不算嚴重,但是其裝備損失過大,希臘全軍都不到600門火炮。
而在希臘守軍最為難受的時候,羅馬尼亞軍隊大規模進攻開始了。
在防線外,三百多門150毫米口徑以上的大炮被集中起來,它們的任務將是對萊普托卡利亞不到30公里的防線轟出一個缺口。
而除了這三百多門大口徑重炮之外,還有105、120毫米的中等口徑大炮600多門,它們也將加入這場大合唱當中。
11月13日清晨,隨著曼迪夫上將一聲令下,上千門中大型口徑火炮開始對著希臘陣地發起了炮擊。
“轟、轟、轟!”
猛烈的炮擊讓大地都在顫抖,希臘守軍陣地上的官兵,第一次感受到一戰西線的炮火。劇烈的炮擊讓陣地沒有落腳地,猛烈的爆炸沖擊波摧毀這眼前能看到的一切。
“轟!”
一個野戰碉堡被大口徑重炮炸得粉身碎骨。
“轟!”
一個防炮洞被擊中,頂層的泥土被直接炸塌了,一個人都沒有跑出來。
“轟!”
一門隱藏的很好的火炮被擊中,化成零件的這門大炮形成第二次沖擊波。
密集的如同下雨一般的炮擊,就是許多羅馬尼亞官兵都沒見過,他們紛紛探頭觀察著這場炮擊。現在他們一點也不擔心自己的安危,因為守軍現在決定沒有精力顧及他們,守軍現在優先考慮的應該是在這場驚天動地的炮擊中活下來。
面度這場炮擊,親身經歷并且事后活下來的萊德利上尉就在自己日記本寫到。“羅馬尼亞人的炮擊,讓我感到像是到了世界末日一般。我和我的士兵都害怕極了,防炮洞內所有人都在向上帝祈禱,祈禱他能保佑我們渡過這次災難。”
“而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祈禱起了作用,炮擊后我們防炮洞上面看到一枚210毫米炮彈,幸好它是啞彈,不然我和一排都將全體陣亡。只不過我的二排和四排沒有那么幸運,他們都被敵人擊中了。而當時我還以為自己夠幸運,只不過我們的遭遇才知道這才剛剛開始……”
沒錯,這次羅馬尼亞這次的炮擊不僅讓希臘守軍傷亡慘重,而且還沉重打擊了守軍的士氣。
而讓希臘軍隊遭受如此打擊的羅馬尼亞方面,則是在短短4個小時內將3萬噸炮彈扔到希臘守軍頭上,雖然花費巨大,但是效果也是杠杠的。
而曼迪夫上將的為希臘準備的禮物當然不止這一點,在炮擊組建結束的時候近四百多架轟炸機在一百多架戰斗機的掩護下,向守軍撲來。其中一百多架都是能夠進行精準投彈的RU18俯沖轟炸機。
這款飛機深受海陸軍的歡迎,其對戰場的作用遠遠高過RU28雙發轟炸機。因為它的俯沖尖鳴聲,讓不少人都將其稱為羅馬尼亞的斯圖卡。雖然RU18俯沖轟炸機的性能比起斯圖卡要強一些,但是名氣上與德國那款空中死神相比就遠遠不如了。
只為了這次的空中支援,空軍南方航空隊,可是將自己手中的轟炸機大半都收羅了過來。這些戰機分別從薩洛尼卡、塞雷、卡瓦拉等地飛來,其中距離戰場最近的哈爾基季基半島上在機場距離這里最近,只有不到50公里的塞爾邁海灣。
隨著空軍戰機到場,地面部隊也開始向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