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奪取利姆諾斯島的戰(zhàn)斗不算什么,因為該島抵抗意志不算太大。很多對此失去信心的希臘官兵,都像馬德凱中尉一樣忍受不了選擇了投降。
要說這次登陸作戰(zhàn)中哪個島戰(zhàn)斗最為激烈,非希俄斯島莫屬,其戰(zhàn)斗的激烈程度遠超任何島嶼。
希俄斯島位于愛琴海中部,是希臘有名的之島,據(jù)傳聞荷馬就是出身在該島。而且從古至今,該島因為膠這一珍貴的香料生活富裕。
而為了守衛(wèi)這座財富島嶼,希臘在該島駐扎了六千多人,其指揮官也是強硬派的代表人物,列奧尼達將軍。這位頂著著名斯巴達國王名字的將軍,就像那國王一樣,死死的抵擋著羅馬尼亞的攻勢。
現(xiàn)在兩支部隊正在沙灘后方交戰(zhàn),陸戰(zhàn)隊的一個裝甲營已經跟隨士兵登上了海灘,只不過希臘軍隊,一直依托其地形對攻在沙灘的陸戰(zhàn)隊士兵進行壓制。
而其地形原因讓這些羅馬尼亞的坦克爬不上去,只能利用炮塔俯角攻擊。而這樣的手段雖然能造成希臘守軍的傷亡,但是卻依然在守軍忍受范圍內。
“轟~”
在附近海域的游蕩的米爾恰號戰(zhàn)列艦,用它那威力無比的380口徑巨炮,對著岸上開火。
看到攻擊不順暢,作為支援火力的米爾恰號戰(zhàn)列艦自然要給予足夠的支持。
而空中傳來的如火車鳴笛的聲音,讓守軍立刻感到一陣慌張。因為他們早已見識過這個聲音帶來的威力,一炮下去光是彈坑就有十多米的直徑,而百米之內根本沒有活人。
猛烈的爆炸帶來的大地震動,讓附近不少守軍連槍都拿不穩(wěn)。更為要命的是,其中一枚炮彈就在一條戰(zhàn)壕附近十多米處爆發(fā),爆炸后這段戰(zhàn)壕的希臘士兵再也沒人能站起來,全都如睡熟一般。只不過其七竅流血的慘像,足夠讓膽小的人不敢直視。
而作為守軍指揮官的列奧尼達將軍,面不改色的看著自己部隊遭受到打擊的局面。只見他轉頭吩咐道。“立刻讓第一團增援上去,然后讓二團退下來休息。”
“是,將軍。”
看到傳達命令的軍官要走,作為突然有叫住了他。“等一下?”
“還有什么命令將軍?”
“將我們征召來的民兵團安排到二線,讓他們感受一下戰(zhàn)場的氣氛。”
“是,將軍。”
下達完命令的列奧尼達將軍,又開始觀察起戰(zhàn)場了。
其實列奧尼達將軍的戰(zhàn)術非常簡單,那就是死頂。就頂在沙灘后,利用登陸的羅馬尼亞軍隊還沒有展開之際,對其進行火力打擊。雖然這樣做對自己傷害也大,但是與其將羅馬尼亞軍隊放上來之后更加劃算。
而且希俄斯島適合登陸的沙灘也就這一塊,其他地方不是懸崖就是暗礁,根本不能作為登陸點使用。至于小股部隊利用小海灘登陸他更不怕,早已在準備好一支部隊隨時準備剿滅這些小股登陸的敵軍。
當然這種做法也是有局限性,那就是對地形要求苛刻,另外就是如果羅馬尼亞軍隊突破陣地,那么他所有的抵抗都將崩潰。這就是頂牛戰(zhàn)術,誰先退出那么就算失敗。
其實他也知道自己失敗是必然,因為自己缺少支援,而且海軍不占據(jù)優(yōu)勢,制空權也因為兩方距離以及其他原因,彰顯不明顯。但是哪怕如此,他也要展現(xiàn)希臘軍隊的抗爭的斗志。
所以他已經做好像那位著名斯巴達國王一樣的結局,死亡并不可怕,因為他已經無所畏懼。
而面對列奧尼達將軍決死的斗志,以及希臘軍隊拼死的抵抗,這讓指揮羅馬尼亞一方戰(zhàn)斗的安格爾少將十分的焦慮。因為其他島嶼的戰(zhàn)斗他已經知道,與自己遭遇相比,完全就像是郊游。
只不過自己對此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那就是等待其他海軍戰(zhàn)艦的支援,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