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塔基亞是大敘利亞地區的第二大港口,只不過由于貿易活動主要聚集在貝魯特,所以讓拉塔基亞一點都沒有第二大港口的氣勢。
不過今天有點不一般,港口出現大量身著軍服的士兵,這是登陸的羅馬尼亞官兵,他們在當地阿拉伯人的帶領下迅速占據這座城市。
為什么這座城市沒有守軍,其實在貝魯特失守的第一時間,駐扎在這里的守軍就打上背包離開了。因為貝魯特失守,拉塔基亞就變得不再重要,而且這座城市位于敘利亞的北部,在目前情況下,與其聯系的只有大馬士革。
而守軍在羅馬尼亞軍隊登陸貝魯特時就得到命令,只要貝魯特失守,立刻帶著部隊撤回到大馬士革,因為如果大馬士革也失守,那么其他地區的法軍捷克屬于被半包圍狀態。唯有沿著幼發拉底河撤離到伊拉克,這當然不符合法軍預期。
所以拉塔基亞的守軍才會在貝魯特失守的第一時間,撤了出去。
而不止是拉塔基亞守軍在這樣做。
在阿勒頗,留守的數百名法軍官兵早已收拾好行裝出發了,他們帶著收羅而來的馬匹一溜煙的向大馬士革急奔而去。
而目前唯一還留守的就是大馬士革以南的地區,不過由于大馬士革處于敘利亞南部。可以說目前法軍已經放棄了大部分地區,將有限的兵力都集中在大馬士革。
當然身為法軍指揮官的辛萊將軍,當然不會認為法軍自己就能抵擋羅軍的攻勢。尤其是在霍夫曼冒險抽調部隊組織部隊向東突擊后,防守的法軍更是感受到壓力。
不過現在辛萊將軍手上沒兵,能上前線的都基本調上前線了,就連來增援的英印一個旅連氣都沒喘一下也被調上了前線。現在他手中只有從貝魯特撤回來的兩個殘師,再加上從各地收攏的一個半師的法軍,只不過這一個半師大部分還指望不上,他們還在趕來的路途中。
所以現在辛萊將軍只有兩個辦法,一個就是繼續向韋維爾上將統帥的英軍求援,另一個就是盡快將敗退的法軍整訓出來拉上戰場。
或許有人要問,那么正從各地收攏的法軍怎么沒說呢?
說來喪氣,現在各地撤回來法軍一時半會還到不了大馬士革。因為敘利亞的法國空軍接連遭遇巨大的損失,目前其手上能用的飛機兩只手就能數過來,所以目前敘利亞的天空已經完全被羅馬尼亞空軍所統治,雖然目前其空軍主要精力放在英軍身上,但是依然不會放過法軍。
更別說從拉塔基亞撤出的法軍,該部隊有一師之眾更是成為照顧的重點。所以這也導致該部隊行進速度緩慢,根據該師師長阿爾斯科的報告,預計他們趕到大馬士革的時間還需要一個星期左右。
再等一個星期,羅馬尼亞人都該在城里慶祝了。
所以目前對辛萊將軍來說,更現實的還是求援和規整敗兵上現實一些。
當然為了守住黑門山脈,對辛萊來說兩者都需要同時進行,當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求援,在對韋維爾的電報中,辛萊將自己姿態完全放在下屬位置上苦求英軍的增援,完全就是拉兄弟一把的外國版。
當然他也知道靠英軍不保險,為此他特意找來了原貝魯特指揮官孟德萊克將軍,要求他將退到大馬士革的敗兵整合起來,整出一個團就增援上一個團。
辛萊為了守住大馬士革也是放手一搏,當然他也不會將所以希望都放在這一點上,私下里,他也在去悄悄囤積運輸工具,為最壞的結局做打算。另外,在大馬士革以南的要道上,守軍部隊也一點沒有抽調,甚至還偷偷得到加強。
而在另一邊,身為英軍中東總司令的韋維爾現在也有些頭疼,當然讓他頭疼的可不止辛萊將軍的求援報告。
“該死,這把我這里當什么。這也是求援,那也是求援,就沒有一點好消息么?”
剛剛看到一份從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