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知道此事后當即下令東廠將這些鬧事的文官全部抓進詔獄里。
這種時候,朱由檢自然不會讓蔣德璟一個人扛著。
不過,雖然朱由檢把這些鬧事的文官抓進了詔獄里。
但商稅的征收一開始也并不順利。
因為在通過衙役打鑼宣傳、貼告示通知、以及通過報刊通告十日后,淮安和南京兩試點地除了商販來知府衙門新成立的商務司注冊,上報營業額與利潤收入外,大部分大型商鋪皆沒有自覺去知府衙門登記。
至于主動繳納新加商稅的商賈有多少就更不用提了。
按照朱由檢設定的規矩,所有要交稅賦都得到南京和淮安的大明皇家銀行兌換銀元。
而除了一些沒權沒勢的商販兌換銀元外,基本上沒有誰來兌換銀元。
于是,這就逼得國稅局與兩地的知府衙門不得不在最后期限到了后,開始派人上門強制征繳新商稅。
比如,此時的南京地界。
第一稅務總兵袁宗第就與應天府商房主事吳貞毓一起來到了洪武門外大街的一處高檔酒樓。
吳貞毓先對一商房典吏留典吏吩咐道:“去將這酒樓東家喊出來,讓他出來回話!”
于是,留遠恩便帶著自己的一幫人進了這家酒樓。
結果,沒多久,留遠恩就被四個大漢丟了出來,而且已經被打得鼻青臉腫。
其中,一為首的叫著葛天霸。
此時葛天霸站在門口,著這典吏,半卷著袖子,大拇指往絡腮胡邊一劃,就罵了起來:“娘的,也不這是什么地兒,這可是我家六爺的產業,知道我們六爺是誰嗎?”
“本官自然知道你們六爺是誰,不過是南京禮部尚陳公之奴才而已!他一個陳部堂的奴才,是誰給他的狗膽,也敢毆打朝廷的典吏?”
吳貞毓冷眼問了一句。
這葛天霸似乎也見多了達官顯貴,所以也不怕吳貞毓,見吳貞毓不過是個六品官,也就譏笑了起來:“老子今天就打了!你想怎么樣?”
吳貞毓是朱由檢下鈞旨令各府州縣衙門設立的新機構商房后新任命的應天府商房主事。
為什么要在各衙門設立新的機構。
自然是因為大明的基層官衙太過于簡化。
官吏太少導致很多地方事務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管理。
也讓很多地方鄉紳有了更多的自治權。
造成這一結果其實也是和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系。
農民出身的朱元璋覺得官吏越少越好,因為官吏越多,就會造成魚肉百姓的人越多。
在朱元璋來,百姓就該老老實實在地里刨食,官吏就該老老實實待在衙門里辦事。
所以,朱元璋要求縣令不要輕易下鄉,老百姓也不能隨意離開故土,要離開得去衙門申請路引。
可見朱元璋開建的大明一直是個政0府政權,官吏不多,甚至還是個節約型的政權,開支盡可能減少,因為官員俸祿也不多,再加上官吏也不多,也就使得大明雖然稅收不多,但也能周轉得走。
但這種政權會造成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度不夠,顯得中央集權不夠,比較松散和自由。
使得地方鄉紳代理了很多基層上的權力。
朱由檢自然無法容忍這種現象繼續存在。
畢竟朱由檢要想進行改革,就必須增強對地方基層的掌控力度。
所以,朱由檢下旨在地方各衙門增設新的官員,他并不在乎多養幾個官員,比起讓地方權貴士族偷走的稅賦,那點俸祿算不上什么。
本來歷史上。
各府州縣衙門有吏、禮、戶、兵、刑、工六房。
而六房最高的官吏是典吏。
但現在在新加了一機構商房后,朱由檢就下令各府州縣各房增設一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