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于2003年出版,全書圍繞風箏與阿富汗兩個少年之間展開,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仆人關于風箏的故事,關于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這本書到底有多賺錢?任禾為什么要選擇這本書放入青禾基金里呢?
追風箏的人從2005年開始遍熱銷全球,美國、英國、法國、中國等等,進過很多國家的文學書籍熱銷榜前三,單在中國的銷量就早已累計超過400萬本,這還是盜版猖獗時的銷量。
而且它本身還有影視版權可以獲取利潤,可以說一本追風箏的人所能夠帶來的收益絕對是遠遠超過三字經的。
畢竟三字經也沒法暢銷國外,局限性較大,在這個時代里古文學也沒有多大的市場。
任禾相信這樣一本作品拿出來放入青禾基金,應該能夠滿足周無夢他們做慈善的胃口了,起碼暫時是能夠滿足了。而且周無夢為了提高《追風箏的人》這本書的銷量必然會出大力,這個世界版權保護也比前世嚴格的多,所以可以預見到的是,這本書在這個世界的經濟收益一定會超越原世界。
畢竟心靈治愈類書籍是這個快節奏時代里的一種硬性需求。
至于如果有人質疑任禾怎么可能寫出這種作品來,甚至周無夢都會質疑,但任禾只有一句話:“不是我寫的,但是版權在我手里。”
就連作者筆名都是匿名,就是這么無賴,我管你質疑我什么,我又沒打算借這個出名,你想采訪我都采訪不到好嗎,壓根不給采訪機會。賺錢就是賺錢,任禾覺得沒什么好跟他們解釋的。
不過周無夢并不清楚這一切,他問道:“這本書能賣錢嗎?”
“能啊!”任禾有些哭笑不得,這周老以前就批評他眼里不要總是只有錢,現在把收益放到了慈善上,他自己反而是最關注書籍收益的那個人,這種轉變感覺很奇怪,卻又很可愛。但是卻讓任禾心里猛的一酸,這種情操他是學不來的,但他能盡最大努力去支持。
要知道周老雖然是京都報業集團的董事長,可這報業集團就是個國企,他的董事長職位也是政府任命的,他沒有任何股份,拿的也是死工資。
這種情況他還能熱心做慈善,真的很不容易。不得不說,平凡時代里也有英雄,他們未必有多么的強大,不會飛檐走壁,不會800米外一槍打硬幣,但是他們在這個平凡的時代,身上仍舊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任禾說道:“這本書您看了就會明白,它是兼具文學性與銷量與一身的作品,您要能好好運營它,必定能夠給青禾基金提供極大的助力。”
周無夢將信將疑的看著任禾,可是莫名其妙的他就選擇了相信對方,畢竟這個少年總是在創造奇跡。上次說要拯救武俠銷量,結果昆侖紅遍中國,現在甭說拍連續劇了,想把昆侖拍成電影的都有。
這也是周老如此惦記昆侖版權能不能納入青禾基金的原因……
“你什么時候把這個作品給我?”周無夢緊追不舍的問道。
“兩周后吧,”任禾想了想說道,畢竟自己在京都踢館都得用一周,回去了加班加點的碼字,起碼得一周時間才能把整本追風箏的人給抄出來,好在這本書的字數并不是很多,跟昆侖可差遠了。
“兩周時間有點長啊……對了,你在京都待多久?”周無夢忽然問道:“昆侖拍攝的工作這段時間都因為青禾基金停滯不前了,正好你來了可以先把海選工作完成,你定個時間吧,到時候一起參與一下。”
“5天之后。”
……
時間正式進入倒計時,第二天白天任禾在酒店養精蓄銳了整整一天,到了晚上他悄然走出酒店,帶著他黑色的鴨舌帽,開著他的大皮卡匯入了京都擁堵的車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