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發
為了15萬畝的土地,程晉州真是不介意賣身給曹豐,他才13歲,有的是時間去浪費。更何況,僅僅真米能夠改善體質這一點,就很讓程晉州眼饞。
一級真米是四級常米128倍的價格,程晉州自己食用也不覺得昂貴,如果能因此而使用星陣,那就是再多上幾十倍也沒有任何問題。
稍有些遺憾的,是當程晉州向客服010要求更高等級的糧食的時候,后者竟然有權限限定——除非是已經擁有的糧食作物,否則就要求星盟等級4,才能獲得高一級的糧食。很顯然,曹豐星術士那里的存貨,是不能滿足要求的。
而且,現在的曹豐星術士,更是將全副精力投入在顯微鏡的制作上,對于本該是目標的生物學,幾乎沒有丁點精力的投入。從方向上來說倒也是正確的,對程晉州來說就不那么舒服了。
每天從早到晚完成幾十道題這種事情已是少有的痛苦,不斷的編造結論與過程更是痛苦不堪……
制作更精確的顯微鏡,就需要更精確的確定位置,然后就需要更精確的方程,更精確的計算。程晉州跟著曹豐與金喜研究十多天之后,卻是頗有心得,差不多在將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提高到60倍的時候,就發布了新的研究成果——《光線在弧面上的偏轉》,純粹的物理性問題,正符合程晉州的專業所學。
曹豐和金喜兩人只關注自己的研究進度,就連貢獻點都不怎么在意——按照他們之前的協議,程晉州主導參與的研究,全部的貢獻點都歸其所有,小程同學自然不會放過機會。
十幾個星術士學徒還是有些用處的,至少省去了大量瑣碎的文案工作——成果報告也不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你必須首先確定其他人之前是否研究過,就像是論文的前沿分析與同類分析一樣。小程同學之前走的都是純抄襲路線,完全填補空白的情況下,自然用不著這些事情,現在為了配合曹豐星術士,自然少不了這些。
好在工作的獨創性會產生成就感,在大多數時候,成就感都會沖淡工作的辛苦。
當第二篇成果報告發出的時候,金喜制作的顯微鏡已經提升到70倍,差不多是曹豐計劃中一年的工作量,他的欣喜若狂可想而知,程晉州對此則沒什么感覺,畢竟這樣的成果報告,就算要想獲得貢獻點,也會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如大多數的成果報告那樣,也許過了20年,人們突然瘋狂的開始了某方面的研究,于是成百上千的貢獻點得以增漲——假如孟德爾出生在這篇大陸,他對于遺傳學的貢獻,只能在死后方得到體現。袁隆平的運氣或許會好一點,但也別想在早期見到成果。
所以活的比較久的星術士,總是要占些便宜。
……
冬日最后的冷風席卷了外周半島,星術士們的神奇也不能改變天氣的變化。
一些小孩子穿著厚厚的棉衣開始了今年最后的雪球戰爭,程晉州站在星術士塔上看著有些羨慕。在校園的時候,盡管他已經讀到了博士,卻仍然有足夠理由去玩雪球,可是在這個世界,他卻已經失去了機會。
侍硯則在后面緊張萬分,真擔心小主子突然跑下去,一頭扎進雪堆里,在程家人的記憶中,三哥兒的身體始終是瘦弱多病的。
門輕輕的被敲響。
程晉州仍然看著外面的雪景,侍硯輕輕的打開門,出去后問了一聲,才重新走到程晉州身后,放低聲線道:“三哥兒,有兩件事情。”
“哦,好事還是壞事?”程晉州心情尚算不錯。
侍硯有些不太適應這樣的對話,輕咳一聲道:“第一個是鄉試的成績要出來了。”
“我過了沒?”程晉州說這句話的時候,感覺像是自己的研究生考試。用盡全力作弊后的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