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科技流(3)
提起西南貝爾(SBC),除了美國人,知道這家公司的人并不多,不過若是提到它的母公司,AT&T,卻是大名鼎鼎,它的中文名字即是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1877年,電話的發明人貝爾建立了這家公司,在控制了美國電信業將近百年之后,1984年,美國司法部將AT&T拆分成了八個部分,專營長途電話業務的AT&T和7個小貝爾,這其中,就包括西南貝爾。
經過二十年的整合,等到黃宣知道了西南貝爾的時候,小貝爾們只剩下了3個還保持完整,而它的母公司,AT&T同樣業績不佳。令黃宣心動的地方正在于此。
按照洛林從較高相似度位面搜索來的信息——從更多的位面搜索信息進行比較,其準確度會大大提高(可稱之為相對相似度)——再過一個月左右,西南貝爾將反過來收購它原來的母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而這,無疑會立刻提升西南貝爾的股價。
當然,如果只是圈錢,還有許多的辦法可供選擇,可若是想要持續不斷的獲得收益,西南貝爾可以解決一個對于黃宣而言,幾乎無法逾越的問題——專利權。
洛林自然是可以尋到還沒有專利權的技術,但是,基礎『性』的技術很難賺到鈔票,而商業『性』的技術,總是有推廣的問題,以太網用了多長時間才開始賺錢?黃宣可等不了那么久。
能夠避開專利權的技術,總是處于這樣兩個極端:其一,技術很先進,并會給更多人帶來收益,也不會遭遇專利權問題,可是,相對而言,這樣的技術當然會消耗更多的能頓。其二:技術先進,前人研究的很少,可是,它并不是唯一或者必須的選擇,就像是等離子電視、或者投影儀之于『液』晶電視一樣,這不是主流,而且乏人推廣,因此,這樣的技術要么賺錢較少,要么,就需要花大本錢自己來做。
黃宣不想這么極端。
他對于收益率的要求很高,但并不是變態的苛刻,因此,與其試圖繞過專利權,不如深入到專利權之中去,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黃宣將目光瞄準了DVD設備。
DVD設備的年消費量大約在600-1000億美金之間,這塊大蛋糕還有繼續成長的潛力,而手握20余億美金的黃宣,很自然對它充滿了興趣。
這才是一塊適合億萬富豪的蛋糕。
說到DVD,就要說回專利權的問題。以目前看來,繼DVD聯盟之后,下一代的DVD標準將為藍光聯盟和HD聯盟所壟斷,前者以索尼為第一標準,后者以東芝為發起人,所以無論黃宣想要加入哪個聯盟,都需要一點點契機,至少在目前,兩個聯盟都沒有中國公司。
依照洛林的資料,最多兩年,因為好萊塢各大公司的倒戈,HD聯盟就會垮掉,而在此之前,雙方是并駕齊驅的。
藍光光驅的價格很貴,但技術要先進一些,HD也便宜不到哪里去,總的來說,現在都是市場培育期,只有等到其中一種光驅從數千元降至數百元,才會被消費級市場問津,但黃宣很有信心,在短時間內達到這個目標。
前提是,其中一個聯盟愿意收留他。
因此,在推敲這個問題的時候,黃宣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資本。
如果是一個技術出身的人,例如黃群盛,或者湯懿,他們也許會采用技術入股,或者合作開發等方式來加入其中一個聯盟,但黃宣不會,他連高中都沒有開始讀,甚至鬧不清楚為什么藍光是405nm,為什么紅光就是650nm,更不明白,為什么用藍『色』激光的碟片,就能比紅『色』激光高出3倍的容量,不過,這些并不影響黃宣的判斷。
作為黃家嫡長孫,黃宣早就熟悉了資本,對資本的唯一限制,只是資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