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資本(4)
說起來,上百億美金的債券,就是中國『政府』,也是不容易發行的,在財政赤字較少的年份,中國的國債發行量大約只有1000億元人民幣的樣子,以當年的對美匯率來計算,也不過剛剛百億美元。
而在發行數較多的年度,也就是6000億元人民幣的樣子,這通常要分成數期甚至數十期來發行,每次的債券總額絕不會超過100億美金。
至于風險更大的俄羅斯、墨西哥債券等更不必說。而作為公司債券,即便是可口可樂、通用電氣,也是很少會有出售百億債券的奢望。
輝瑞每年營業收入數百億美金,發行的債券還力有未逮,更無論黃宣組建的新公司,不過,這也并不是絕對的事情,很多時候,是否能將債券賣掉,是發行公司的事情。比如高盛,就是華爾街有名的債券運作大鱷。
所以,當魯賓提出能夠幫助銷售100億美金債券的時候,黃宣也并認為是絕不可能的。
當然,可能的幾率實在是有些低了。
魯賓笑呵呵的喝了口酒,就將之放在了餐桌上,用餐布擦擦手,道:“債券利息9.5%,另外花旗要收總額5%的費用。”
5%就是5億美金,再加上利息,第一年就要掏15億美金,如果5年后還賬,就要多還一半。這錢也太好賺了一些。
黃宣懷疑的看著魯賓,15億美金差不多是他資產的一半,而第一年的回報率很有可能無法達到這個水平,如此他自然也無力償還利息。這讓他有些不能相信的道:“花旗就不擔心我還不起?”
魯賓笑著將餐布丟在桌上,道:“你的專利要放在花旗的保險箱中做抵押。”
換句話說,他認為黃宣手上的BD專利至少價值70億美金。
若是6年后,這自是理所當然的,畢竟這些專利技術囊括了BD一半的利潤所在,更是未來20年的技術綜合,其中例如涂層等專利技術,更是可以用在其他工業方面的,可是,現在將之估價成70億美金,還是很有冒險精神的。這已經足以收購一家跨國公司的決定『性』股份了。
如果是讓黃宣自己估價,其實也不過二三十億美金而已,專利只能是專利而已,特別是在一個標準尚未進入普及的時候,專利的價格就要大打折扣,若是按照索尼的預估,以6年以后為BD的普及期,那時70億美金的利息都要40億了,再怎么增值,也是沒有意思的。
黃宣看不明白魯賓的想法,就像是魯賓看不清黃宣如何得到這些專利一樣,不過,在美國人眼里,中國人的神秘仿佛是與生俱來的,甚至在中央情報局內,很多人也會弄不明白,中國的官商和國企的區別。
作為黃家的一員,黃宣當然是有官商的本錢的,實際上,黃宣在他的美國之行前,根本就沒有考慮這些BD技術的來源問題。無論是四方集團還是某某研究所,都可以成為完美的解決方案,但黃宣有意沒有如此去做。
一層『迷』霧,再加上一點點距離,對于美國企業的誘『惑』力反而會加大。
或者說,美國人對于中國的某些紅頂企業,其實也是抱著萬分羨慕的態度,就像是今天的中國人,說起南非的鉆石礦,說起沙特的油井,留著口水的情形一般。
魯賓看起來有些餓了,這個快要70歲的老頭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和食欲,他吃了兩塊小紅腸,又喝了一口佐餐酒,笑道:“黃先生考慮的怎么樣了?”
黃宣端起酒杯,隔著杯子看著放大的篝火,等了很久,才道:“15億美金,我是付不出來的。”
“你可以拿到95億美金的現金,利息可以從半年以后再開始支付,以后每月支付8000萬美金,當然,在這筆錢沒有使用之前,是要放在花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