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試煉位面(5)
楚亦凝不以為意的先道:“奧古斯塔斯先生,我們帶來了一些相當先進的技術,希望能通過您出售。”
“什么樣的技術?”
楚亦凝為了公平起見,每說一句還給黃宣翻譯一遍,此刻說罷,估量著類似時代的技術道:“不知道奧古斯塔斯先生是否了解輪耕呢?”
在不明白具體的時代以及相似度的情況下,楚亦凝分析封建時代的技術水平,幾乎就和普通人分析青銅器時代人們的水平一樣,很容易出偏差。
她細心的向奧古斯塔斯二世講述將土地分作三份,每年只耕作土地的三分之一,這樣比每年耕作土地的二分之一更有優勢。
奧古斯塔斯二世『色』『迷』『迷』的看著楚亦凝的小嘴,黃宣在旁邊偷笑,同時更認真的確認著幾個要點。
楚亦凝瞟了黃宣一眼,她其實很少做類似的交易,通常來說她習慣在占據絕對優勢之后的談判——這就是美女的優勢了,她們總是能夠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談判。可是黃宣的『插』話讓她必須開始看似公平,實際上不公平的交易,在此之前她甚至沒有確定這個時代有什么。
也是對黃宣的輕視,再加上想要了解黃宣的想法,讓她積極而不公平的應戰了。
在說完三田輪耕后,楚亦凝又開始講重輪犁和馬匹的應用,尤其是馬具和裝備的改革,直到幾個侍衛忍不住笑了起來——三天輪耕是200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的歐洲,由于開始生產肥料,兩田輪耕的優勢反而凸出,至于馬匹裝具更是早于此。
這或許是楚亦凝有生以來最尷尬的時刻,尤其還是在幾個原住民那里,還有在黃宣面前。
她幾乎忍不住要怒火降臨了,黃宣緩緩的道:“你告訴他說,我是個中國人。”
楚亦凝在了解對方最少的情況下說了最多的話,免不了羞惱。出于承諾,也是為了更多的了解黃宣,楚亦凝如實的翻譯了黃宣的話。
她驚奇的發現,奧古斯塔斯二世賊亮賊亮的『色』眼轉向了黃宣,并道:“你……沒有辮子。”
黃宣哈哈大笑了起來,1709年,正是清康熙鼎盛的時代,而伴隨著路易十四的奢華風氣的,則是中國瓷器的備受推崇。
“強力王”留給世界三份遺產——大群的子嗣,裝點修繕的有若小巴黎的德累斯頓,還有硬瓷器。
在奧古斯塔斯二世之前的歐洲,貴族們想要瓷器有兩種方法,第一是購買昂貴的要命的中國瓷器,路易十四用的就是這種瓷器。奧古斯塔斯二世更是整個歐洲的瓷器巨大fans,他最輝煌的事跡,是用600名精裝薩克森騎兵換了24個中國瓷器,據說價值2.4萬塔勒。那是相當龐大的一筆巨款,若是換成房地產,差不多能在柏林自己建好幾個大型莊園外加數千名農奴。
普通的貴族是買不起中國瓷器的,他們把這樣的瓷器叫做白『色』黃金,于是更廉價的“白銀”出現了——軟質瓷。用現代的說法,軟質瓷就是玻璃體過多的瓷器——其實是一種技術不過關的表現。軟質瓷顧名思義,它太軟了,沒有足夠的硬度和強度,以至于很容易被刀叉劃痕,可以想像,在聚餐的時候使用這樣的餐盤,是多丟人的一件事情。
既便如此,軟質瓷也不是想要就有的,它用去了歐洲人200年的時間去研究,實用的軟質瓷誕生于法國里昂,后來在意大利出現。
奧古斯塔斯留給德國乃至歐洲最大的遺產,就是他的瓷器。
正是在1709年,奧古斯塔斯在薩克森發現了珍貴的陶瓷土層,從而有了制造軟質瓷的基礎,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德國人始終鍥而不舍的研究中國瓷器的秘密,歷史給了腓特烈先生一個機會,他為此準備花費了大半的國庫,并找到了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