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機的轟鳴下,朝大海黑暗深處駛去。
三個多小時之后,漁船開出去了三十多海里,東面的海面上,亮起了航燈,隨即,有燈在一閃一閃地亮著。
張彪站在船頭那里,抬了抬手,安裝在桅桿上的燈也有節奏地一閃一閃地亮起來。
隨即很快,兩艘船慢慢靠近,卻是并不相靠,而是繼續用燈語進行交流,漁船便引著另一艘船朝海岸線駛去。
但見那是一艘排水量千余噸的遠洋漁船,上面掛著的是印尼國旗,顯示這是一艘印尼籍的遠洋漁船。就漁船來說,幾百噸已經算是較大噸位了,上千噸的漁船,是完全可以跑到上千海里之外的海域進行一個月的捕撈作業。
要知道,現在的華夏海軍,上千噸的軍艦也是沒幾艘的。
淺海航行并不簡單,尤其是這一片海域。不熟悉海況水文的,沒準就觸礁了。因此,每一次接貨,張彪都會親自帶船出來,一來是避開淺水礁石,二來是避開巡邏的海軍炮艇。
上一次若不是運貨的船出了故障,也是不會被海軍炮艇截獲的。
小心翼翼地引著漁船繞開了障礙,徑直往先前的碼頭駛回來,靠上岸的時候,天色已經發亮。
張彪招呼著手下卸貨。
改裝過的漁船上面沒有哪怕一條魚,甲班下的底艙裝的全是越野車,足足十二輛!
碼頭沒有裝卸機械,全靠人力來。加上木板,穩住船體,直接把車慢慢地開上岸,十二臺車上岸,已經是天色大亮的時候。
張彪帶著人把十二臺車開到距離碼頭大約一公里的一條漁村里,直接就停在了樹林邊的空地上,這才重重地松了一口氣。
他從來沒有想過把這些車藏到什么地方去,事實上,若不是被扣了一批車,這個生意引起了官家的注意,他甚至都懶得把車開回村里。
為了這,他費盡了力氣再找到幾個會開車的,跑了兩三趟才把車開回來。進了村,就等于進了保險庫。村里家家戶戶都得了他的錢財,別說有告發的法律意識,就算是有,他們也不會去做那“小人”。
陸港地區的地域觀念極強,宗族勢力極強,以村為單位,尤其是同宗的數條村莊,抱團意識極強。
比如張彪這一伙人干的這大買賣,全都是村里的同宗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