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之夜一號包廂是最好最大最豪華最貴的包廂,一般人是訂不到這個包廂的,起碼得是陸港當地排名靠前的企業老總或者是處級干部以上,
楊艷芳提到的吳董事長是香港永基集團的董事長,比較大的一個企業集團公司,差不多就是四大家族下面的那一個層次的企業。去年奮遠公司大出風頭一年之間從只有十幾萬規模的貿易公司一躍成為每月貿易額達到三千萬的以商品零售、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大型企業,這樣的事跡在香港傳開之后,頓時引發了騷動,吸引了大家把目光投在了陸港這個地方。
因為余嘉豪是香港人。
奮遠工業園進出的港資企業工廠,絕大部分就是出于這樣的動因而來的,就算不去自己開拓業務,給奮遠公司供貨或者做配套,也足夠大賺特賺。
永基集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進入的陸港,企業牛,錢多,所以很快就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吳永基的助手常駐這里,專門負責前期的溝通聯系事宜。
這些信息李路卻是不知道的,他也沒那個工夫去了解這些小時。
這會兒,一號包廂里,陪酒的女孩子也不在了,就李路和張衛偉坐在那里喝酒,趙旭站在李路前面沒敢坐下。讓趙旭感到擔心的是,李路似乎沒有讓她坐下的意思。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
“三哥,這個事情,我一直在想著跟你匯報,一來你總不在陸港,二來我也沒想好怎么說。”趙旭說道。
李路掃了他一眼,舉起杯子喝了口五星啤酒,打量著包廂,說,“你這個裝飾的風格很香港嘛,是不是承包給香港的裝修公司來做了。”
“是,三哥,這個事情,具體是這樣的。”趙旭小心的看著李路的神情,開始解釋,“首先是這個錢的事情。打拐搞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打拐專項行動中的公戶上的錢越來越多,這很不正常。查了之后才發現,打拐這邊的隊伍,花錢的速度根本比不上紅星廠和奮遠公司捐贈的速度,他們都是按照一個月一捐的方式來的,一個月就是兩百萬,根本花不掉。可是,不能為了多花錢就提高標準啊,標準是你定的。”
“一開始我也沒怎么在意這些,后來楊艷芳的表哥,就是她有個表哥,她媽媽的姐姐五十年代跑香港去嫁人生的大兒子,前面一段時間母親過世他遵照遺愿把骨灰帶回故鄉安葬。我陪著艷芳一家去參加了。后來艷芳的表哥要從陸港坐飛機返回香港,在這邊住了幾天,無意中聊起這個事情,他認為把錢放在銀行里是最大的資源浪費,談了好幾個小時,怎么樣讓利益最大化。”
趙旭看見李路把煙頭摁在了煙灰缸里,心里咯噔一下,一般情況下,李路要是有這種動作,說明李路準備說話了。
于是,趙旭連忙把后面的話說完,不然他怕沒有機會解釋了,“他指了這條路子,我認為這門生意很不錯,就從打拐經費里取出一部分來,投資搞了陸港之夜。”
張衛偉說道,“趙旭,我看你是腦袋進水了。”
趙旭皺眉掃了張衛偉一眼,沒有說話。如果李路不在,他會和張衛偉吵起來。保衛科時代,他是組長,張衛偉高一級是隊長,關系尚且不錯。后來一起跟著李路,成了李路的左臂右膀,地位逐漸相似,趙旭確實有與張衛偉平起平坐的資格。
但是,趙旭恐怕沒有意識到,當時李路打算派他去主持省城那邊的局面,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獨當一面的機會,兩三年下來,那就是李路系這個小圈子里重要的大區級負責人了。
可惜,沉浸在于楊艷芳戀愛當中的趙旭拒絕了。李路才不得不讓郭翰威過去把省城那邊的事情全盤負責起來。
也就從那個時候起,安于現狀的趙旭逐漸的脫離了核心圈子,除了負責打拐專項行動組以及公安保衛處的日常工作,其他事情,他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