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局局長何流香,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說:“有的同學會因為一次成績下滑而喪失信心,懷疑自己,導致惡性循環,越來越差。排名也會增大同學們之間的攀比心理,影響同學之間的感情。還有就是未成年的心態不穩,有的學生因為嫉妒同學成績好、長得漂亮,就殺害了同學。因此,不公布成績是對學生的保護,是有好處的。”
人事司司長尤殿明,三十多歲的廋臉眼鏡,說:“社會上也沒有排名。不公布成績排名,可以保護成績較差孩子及家長自尊心,這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身心成長特點要求。”
綜改司司長隋邊思,一位西裝革履的四十多歲國字臉大叔,說:“不公布成績排名,可以減少不同家長之間、家校之間的不必要虛名橫向比較,減少孩子、家長、學校之間的矛盾沖突,促進社會和諧。公布中小學生成績和排名情況,容易引發差生及其家長的不滿,甚至會打擊孩子學習積極性,使孩子產生不良情緒,乃至于厭學、自我放棄、矛盾沖突。”
高教司司長韓雪,一位三十多歲的白領麗人,說:“不公布成績和排名,有利于逐步消除教育中陳舊過時的“唯分數論”思想,促進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就連中考和高考,也開始淡化單一的考試成績“一考定終身”,開始綜合考量學生的全面素質,例如學考和賦分制選考,已經成為中考錄取和高考錄取的重要依據。”
財務司司長卜干坦,一位中分頭的三十多歲男子,說:“學校應該排名次公布,因為社會本身就存在優勝劣汰,我們要學會在競爭中生存,要敢于面對現實。從小就不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競爭意識,以后出了社會,遇到一點挫折就可能一蹶不振。
現在可是大爭之世,科技武器的威力越來越大,異能武功越來越強,敗者不但會身死,還會族滅,甚至亡國滅種。我們應當向社會輸送有用的人才,能抗挫折、能知禮儀、能與其他人和諧共處,而不是過度保護、沒有生存能力的巨嬰。
所以我認為應該公布成績和排名。只有知道自己的與別人差距,才能奮發拼搏,超越別人,成就自己。成績公布能起到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作用,起到知己知彼的作用,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掩耳盜鈴’,就是另一種形式的‘閉關鎖國’,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愚民政策’,只不過改為從小孩開始而已。
國外推行這種政策,因為控制國家的大家族、大財團,只需要廉價的勞動力和工具人,不需要過多的人才來影響甚至推翻他們的統治。
等他們長大,發現自己一無是處、不能適應社會,便會造成更大的社會矛盾,甚至形成仇恨社會的人格!矛盾不應掩藏,而應早發現早解決。矛盾也不應該視而不見,讓它們累積到進入社會再爆發。就連古人都懂‘堵不如疏’的道理,我不信教育界的人不懂這個道理。我看現在教育界的崇洋媚外,除了修改課本,刪除民族英雄的思想和課文外,還有內奸。他們里應外合,進行顏色革命,顛覆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娃娃開始抓起。”
基教司司長張淑芬,一位三十多歲的小臉少婦,說:“新的《教育管理標準》,其出發點和立意都是好的。為了促進孩子們全面均衡發展,只不過有些地方矯枉過正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全面發展,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家庭的孩子、以及學習差的孩子,他們基礎和經濟條件差,全面發展反而會加大他們的負擔。我們給了所有孩子們多樣化選擇和更多的嘗試機會,我們是從公平公正的立場出發的,希望能挖掘出他們的潛能,找到他們適合發展的方向。我希望能因材施教,找到每一個學生的長處,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對社會有用、對國家有益、自己有能力的人。但愿他們能理解我們的苦心,不要起到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