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之門外。”
公主喃喃道:
“這就奇了……三大頂尖宗門既非天宮土著,又不曾在主界留名……難道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不成?”
倪昆笑了笑:
“關(guān)于此三大宗門的來歷,倒也勿需多想,反正大抵會是我們的敵人,將來小心應(yīng)對就是。”
公主微微頷首,又問:
“那天宮三大頂尖宗門,以及其它門派派來主界打前站的修士,可問出了他們下落?”
倪昆搖頭道:
“三大頂尖宗門修士的行蹤,不是群龍殿五人能夠得知的。至于其它宗門,亦是彼此競爭,各懷私心,都不會暴露各自潛伏據(jù)點。”
公主遺憾道:
“那豈不是無法順藤摸瓜,將天宮潛入主界的修士一網(wǎng)打盡了?”
倪昆點點頭:“確是如此。”
天子則饒有興趣地說道:
“我比較好奇的是,天宮只是一個小天地吧?怎么能養(yǎng)活那么多修士的?這秘密,倪昆你可問出來了?”
倪昆道:
“問倒是問出來了,不過那五個群龍殿的家伙,對此也是知之不詳。
“只知乃是數(shù)百年前,天宮得到了一次大機緣,仗那大機緣,才能供養(yǎng)得起那么多法相大能、煉神大修,以及數(shù)不勝數(shù)的新生代修士。
“至于那大機緣具體是什么,又究竟是在哪一年得到的,最初又是哪些人找到的,那五個群龍殿的家伙地位尚低,沒資格知道。”
“大機緣?”天子這下更感興趣了:“究竟什么大機緣,能供養(yǎng)得起那么修士大佬?難道是,圣丹大仙的洞府?甚至掌道天尊的遺府?”
“誰知道呢?”倪昆眼神深沉:“不過我總覺得……天宮修士整體風氣墮落不堪,說不定就是與那‘大機緣’有著莫大干系。”
避入天宮的主界宗門,其實大多本是正道。
至不濟也是亦正亦邪的邪道,沒有一個是曾經(jīng)天命教那樣的魔道正宗——
大家去避劫,當然不會帶行事肆無忌憚,損萬物以肥己身的魔道修士進去,不然豈不是所有人都有成為魔道資糧的風險?
所以避劫天宮的煉氣士們,都是聯(lián)手排查,將所有聲名狼藉的魔道宗門、魔門散修提前排除在外。
像天命教的兩個老魔頭,就只能躲在天命宮地下的秘境里茍延殘喘。
既然原本大多都是正道,至不濟也是亦正亦邪的邪道,理論上即使資源緊張、競爭激烈,在各自法相大能的鎮(zhèn)壓下,也不該墮落至此。
畢竟七百年雖久,可對于壽元悠久的煉神大修、法相大能來說,也不過就是打個盹的功夫。這么短的時間,還真不至于讓心性堅定的大佬們,從正道墮入魔道。
可本不應(yīng)該發(fā)生的事情,偏偏就發(fā)生了。
金剛宗本是邪道,行事偏邪一點還好說。
群龍殿受真龍血脈影響,性情偏激、狂妄傲慢也可以理解。
可震雷派這樣曾在傳奇故事中,留下許多俠義故事的正道,以及天宮天劍閣分支這原本的正道脊梁,都變得狂妄自大、行徑近乎魔道,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留在主界的天劍閣分支,祖師都沒了,只有凡俗武者代代相承,七百年時光,這么多代人下來,至今仍然秉承古道,俠義為懷,剛直不阿,國家有難,熱血赴援,邪魔侵逼,更是慷慨赴死。怎么天宮的天劍閣分支,在有法相大能坐鎮(zhèn)的情況下,就墮落至近乎魔道?
這實在太有違常理,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所以倪昆完全有理由懷疑,天宮風氣整體墮落,與那所謂的“大機緣”有關(guān)。
“難道天宮得到的大機緣,真是掌道天尊的遺府?”天子猜測道:“傳說掌道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