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冷國王鮑德溫三世。
在洗禮過程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國王把自己的名字作為禮物賜予這個新生兒時,國王的一位近臣開了個玩笑:作為一國之王,只賜一個名字給自己的侄子太吝嗇了吧,有沒有其他更正式的禮物。國王聽了大笑,指著圣十字架說:“那我再給他一個禮物,耶路撒冷之王!***這個事情被在場的禮官所記錄。但是當時誰也沒有想到,正值盛年的國王會在次年突然病勢。
鮑德溫幼年很好動,喜歡學習搏擊,喜歡和伙伴玩帶有軍事性質的游戲。在他九歲時,有一次在教師指導下和伙伴互相以木棍刺擊,被伙伴刺中左臂。教師在大聲斥責同伴的同時驚奇地發現,雖然鮑德溫的左臂已被刺得青腫,但他仍不以為意。起初教師以為這是鮑德溫天生堅韌所致,然后一問之下才發現,鮑德溫居然對這次刺擊毫無痛感。經過宮廷醫師的診治,確認九歲的王子患上了當時最可怕的病癥,麻風。
王位繼承人得了麻風病的消息被嚴密封鎖,然而紙包不住火,鮑德溫身上出現越來越多的病癥,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不開始在身上增加衣物以包裹身體。因此在《天》片中,我們所看到的鮑德溫四世的形象與歷史的真實相去并不甚遠。
管如此,在鮑德溫十一、二歲時,他患上麻風的事情在上層貴族中也已經不是秘密。似乎總是天意弄人,如果鮑德溫的父親阿馬里克一世活得久一點,那么鮑德溫也許還來不及繼承王位就會死去,他也就不必以腐蝕之軀來背負王國巨大的責任。然而,在1174年,納阿丁在與新崛起的撒拉丁爭奪******領袖位置時突然病勢,雄心勃勃的阿馬里克一世(家族傳統,向來如此)聞訊立即遠征埃及,準備聯合納阿丁的遺留勢力解決掉撒拉丁,卻在途中患急癥,不得不撤軍并于歸途中逝世。
這一年的鮑德溫年僅13歲,根據歷來的貴族傳統,15歲才是繼承爵位的年齡,關于王位的傳承,匆匆嗝屁的阿馬里克又根本沒有來得及留下任何遺命,而一個才13歲的麻風病人可以指望的成數能有多大?雖然這樣,耶路撒冷的高層議會在緊急會議中還是提議由鮑德溫繼承王位,并以全票通過的方式形成決議(殘念。。。,活脫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鮑德溫加冕的時候,他的病癥不得不完全的向一切人公開。奇怪的是,得知這個消息后王國內部相對平靜,并沒有太多人暴走,反而是羅馬教廷帶來壓力,因為當時普遍認為麻風病是上帝對罪人的懲罰,所以羅馬教廷認為讓一個患有神罰之癥的人來統治圣地實在說不過去。但是對于教廷的態度,耶路撒冷議會不予理會,而耶路撒冷的大主教對教廷的答復是,國王已經是涂圣油之王,請不要置疑主的世間權威和決定!于是羅馬教廷也就哪邊涼快哪邊歇著去了。
關于鮑德溫的加冕,有一個傳說,據說在他加冕時,有一只鷹飛入教堂,直接降落在主教將要加冕的王冠上,并張開雙翼,恰好在冠上形成十字的形狀。(好象很牛逼)
但是始終因為國王年幼的關系,議會暫時任命了一位攝政王,這個人叫做雷蒙德,也就是《天》片中的那個提亞什么斯,這個人在王國很有地位,是醫院騎士團的領導,在《天》片中,醫院騎士團與圣殿騎士團分屬兩個不同的勢力,這一點與史實符合,不過實際上,醫院騎士團的歷史比圣殿騎士團悠久,而且在福爾克時期直接受其統屬,有很多光榮的戰績。總之,雷蒙德便向國王宣誓效忠,暫時攝政。寫到這里,耶路撒冷就快要進入《天國王朝》所敘述的歷史時段了。而愛德華.諾頓飾演的麻風國王也將迎來他一生中已所剩不多,然而卻輝煌意氣的時光。
《天》片中,巴里安出現的時間是在蒙吉薩戰役之后,哈丁戰役前夕,推算起來,應該是在1185年或1186年。實際上,巴里安男爵在歷史上的出場要大大早于這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