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員,脾氣一大就砍人。
這誰受得了?
所以皇儲掌兵,是個危險信號。
皇太孫將來一定是個強勢的皇帝!
可不能讓他繼續下去!
連忍者神龜詹徽都坐不住了。
發動御史反對此事。
奉天門,早朝。
朱元璋坐在御座上。
皇太孫朱允熥立在旁邊。
向下放眼看去,下面一片苧絲羅絹的朝服。
有紅色的,藍色的服色,仙鶴的補子,孔雀的補子,獬豸補子,鑲玉腰帶,犀角腰帶,滿滿的衣冠禽獸。
此時這群身著衣冠禽獸朝服的官員們,正在進行激烈的爭論。
朱元璋面無表情地看著。
朱允熥歪著頭,稍微有些興致。
祖孫二人靜靜地看著下面言官們大打口水戰。
只因神機營一事。
“皇太孫乃國之儲君,親自操練兵馬有違傳統!”
說話的是都察院的一名監察御史,名叫葉希賢。
這定是詹徽派出來咬人的狗!
大明鐵嘴凌漢決定站出來說兩句。
他大聲質問:“什么傳統?誰定的傳統?”
然后對著御座上的朱元璋一抱拳:“陛下提三尺劍,親率虎狼之師蕩滌群雄,戡定禍亂,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平一天下,建混一之功,這才是我大明的傳統!”
監察御史葉希賢不服,同樣大聲道:“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如今天下大定,為人君者,就該安居垂裳!”
垂裳而治,意思是垂衣而能治理天下,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文官最喜歡了。
朝會上,凌漢和葉希賢仍在大聲辨論。
兩個都是御史。
倆御史之間吵成這樣,大明開國以來還是第一次。
葉希賢自覺不敵鐵嘴,他事先聯絡了一部分同黨,幾個御史站出來共同討伐凌漢。
一時間,凌漢被淹沒口水之中。
不過他畢竟有過一人獨戰八個御史的戰績,眾人圍攻中,他淡然而立。
看著橫眉豎目各人,凌漢只是冷笑:“一個神機營而已,就踩到你們的尾巴了?”
身為皇儲,最不缺的就是舔狗。
一些官員立馬跳了出來幫凌漢說話。
表面是幫凌漢,實則是替皇太孫說話。
十多張嘴在那叭叭,這下更熱鬧了!
朱允熥看得津津有味。
心說言官內訌,詹徽都察院這塊陣地,要不保了!
雙方互不相容,爭持不下。
最終葉希賢等人的戰斗力不強,幾番交鋒,被鐵嘴凌漢辯得啞口無言。
文官們在法理上無法批判朱允熥,只能列舉一些道德上的理由。
“兵危戰兇,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皇太孫舞刀弄搶有損太平氣象!”
皇帝重視軍隊天經地義,可是一些文官們卻不這么看。
他們覺得皇帝除了行禮如儀之外,不應該置身于任何事情之中!
任何發揮個性的事,都是給我們文官添麻煩!
朱允熥忽然感覺,大明的文臣,似乎就沒把皇帝當人!
而是當成一個沒有情感的機構,只需按部就班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即可。
老朱殺伐十幾年,但自從當了皇帝,大力學習文化知識,變得文雅了。
用史書上說的:稽古禮文,制禮作樂,修明典章,興舉廢墜,定郊祀、建學校、尊孔子、崇儒術、育賢才。
文官們在試圖改造朱元璋。
可惜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