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認皇太孫的儲君地位。
朱允熥面色淡定:“未經朝廷允許,私自閹割一百五十名男童,你秦王府有此惡奴,不該殺嗎?”
“還是說,是你秦王下的命令?”
聞言,官員們這才慢慢安靜下來。
哦,原來殺的是太監啊。
那沒事了。
朱樉自然不會承認閹割一事是自己下的命令。
承奉太監成了背鍋俠。
他的死,自然合情合理。
朱樉明知皇太孫砍了秦王府的太監,是故意還以顏色,卻無法反駁。
只聽朱允熥又道:“孤聽聞去年陜西大旱,餓死許多百姓,秦王府不僅不肯開倉放糧,還命令關內軍民人等以糧收買金銀,致使軍民陷入困窘,賣兒鬻女。”
“你秦王卻下令對三百多余來王府求饒的百姓大打出手,當場殺死老人一名,捉拿了近百人。”
朱樉立馬反駁:“沒有的事!”
“是嗎?”朱允熥看向陜西布政使:“有這事嗎?”
布政使劉士源一陣頭大,他硬著頭皮被迫營業:“是有此事......但已經處理好了。”
最終還是選擇了站隊皇太孫。
身為地方大員,只要腦子沒被門擠過,肯定選擇皇儲。
但劉士源不會上報此事。
因為洪武皇帝有規定,地方官員要是亂告藩王的狀,查實了還好,若是被判誣告,那是要被處死的。
當官的都知道,即便是查實了,可皇帝見有人告自己兒子的狀,心里會舒服?
指不定哪天找個由頭打擊報復......
久在官場的人,是不會輕易給自己找麻煩的。
朱樉知道皇太孫想要拿此事壓他的勢,憤憤辯解道:“是那些刁民反叛朝廷!”
他的語氣信心不足。
只要派個人好好問問,這事都不用調查,是秦王府的錯。
“你還聽說什么,一起說出來吧。”
朱允熥道:“秦王誤會了,孤只是聽說而已,至于要不要和陛下說,你覺得有沒有必要?”
朱樉立馬接話:“道聽途說,沒必要!”
“有沒有必要,可不是秦王說了算。”
朱允熥感覺自己的話已經觸及到二叔的靈魂了,多的也就不說了。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以朱樉過失太多為由,將其召回京城,準備廢其王位。
幸得太子朱標從中調解,保住了秦王之位。
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薨逝,朱樉才被放出來返回封地。
這次秦藩里的事若是再被朱元璋知道,皇太孫再添油加醋說些什么,只怕自己的秦王之位怕是懸了!
朱樉是個聰明人,當場態度大變,行禮參拜:“臣朱樉,拜見皇太孫!”
正當所有人以為秦王服軟之時。
只聽朱樉又道:“皇太孫,君臣之禮已畢,是不是該行家禮了?”
行家禮,皇太孫就得以小輩身份向秦王行四拜不叩頭,秦王坐下受之。
有人心說,秦王果然不是個善茬!
朱允熥心說,真是屋里掛葫蘆,把自己當爺了!
“阿彌陀佛!”
站在殿門處的姚廣孝道了一聲佛號,閉目悠然說道:“承運殿公事之地,豈有家禮?”
朱樉大怒:“放屁!朝廷制度豈容爾等討價還價!”
今天說什么也要讓皇太孫給叔拜一拜!
朱樉的態度很堅決。
朱允熥淡然道:“朝廷是有制度,然雖行家人禮,君臣之分,不可不謹,就依照朝廷制度,去后殿行叔侄大禮。”
一眾陜西官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