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府。
地處甘肅,屬陜西布政使司關內道,距離西安府五百里。
皇太孫的儀仗自西安出發,開赴平涼府。
此時九大塞王之一的肅王朱楧,正駐守平涼。
所有藩王中,肅王的封地位于最西邊,也是日子過的最苦的。
儀仗大軍一路向西,越走越荒涼。
本來陜西就人口稀少,西邊更是不毛之地,常年住著的大多是軍戶。
隨行的詹事府官員甚至勸告朱允熥,前往平涼府一路艱險,還是別去了。
朱允熥沒理會。
九大塞王,沿著長城分駐九地,一輩子都綁在這兒替我看家。
人家犧牲這么大,連去看一眼都嫌累?
讓不讓人心寒?
一路吹風十多天,好不容易到了平涼府。
肅王朱楧早已親率文武官員出城迎接。
文官么幾個,主要是武官,清一色的邊軍盔甲。
“皇太孫遠道而來,臣不勝惶恐。”
肅王朱楧眼中有說不出的感動。
朱允熥將他扶起,笑道:“半年不見,肅王你成熟了。”
二人年齡相仿,在大本堂讀書時,關系很好。
去年朱允熥和幾個藩王,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將麻袋套在先生黃子澄頭上,一起敲悶棍,肅王朱楧也是參與者之一。
當時這小子出手可狠了!
當時還提議將黃子澄扔進秦淮河當王八。
都是一起揍過老師的鐵哥們,話不多說,全是感情!
朱允熥全程面露笑容,拉著朱楧的手。
二人進了王府。
其實不算王府,由幾座二三層的建筑,是肅王的臨時暫住地。
相比秦王府的雄壯、富麗堂皇,這地方如同乞丐窩。
“此處不比京師,讓皇太孫受苦了?!?
朱楧顯得拘束,不知是不是被秦王府之事嚇的。
“孤很好。”朱允熥點頭。
記得肅王在大本堂時,是個活潑的少年,一言不合就擼袖子和兄弟干架。
怎么半年不見,變得如此低調謹慎......
肅王朱楧,原本受封漢王,封地在陜西漢中府。
后來隨著藍玉、沐英等人在西北一線不斷經略,河西走廊及其周邊地區被明軍牢牢掌控。
出于御邊需要,朱楧被改封為肅王,到甘州就藩。
真正的肅王府建在河西走廊中部的甘州,靠近嘉峪關。
比平涼府還往西一千五百里路。
朱元璋是擔心兒子水土不服,所以讓朱楧在平涼府先住兩年適應下。
說句難聽的,以甘州的那點人口和條件,堂堂親王若生了重病,都沒地方搶救!
甘州距離西安府都有兩千多里路,更何況京師。
這里真是苦寒之地!
連親王俸祿都沒得發。
肅王朱楧感慨道:“我與慶王、代王、遼王、寧王五兄弟的封地遠在邊地,民少賦薄,朝廷每年只暫時給歲米五百石?!?
親王就藩后,俸祿是由當地官府發放的。
親王年俸五萬石,如今一年才給五百?
朱允熥有些不敢相信,他掃了眼當地官員。
平涼府知府身子一顫,立馬站出來,俯身道:“啟稟皇太孫,平涼府確有難處,臣早已上報朝廷,戶部下文說暫給歲米五百石?!?
既然不是地方官府苛刻,朱允熥只得安慰肅王:“這只是朝廷一時權制?!?
聽說戶部尚書郁新,正計劃調整藩王俸祿,由祿米歲支五萬石,改為一萬石。
目前只是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