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江南最負盛名的相師。
袁珙所相士大夫多達數(shù)百人。
生老病死,吉兇福禍,無不奇中,甚至可以精準到某日某時。
袁珙還有個特點:嗓門大。
聽說有人算卦,隔壁雅座的朱允熥來了興致,過來圍觀。
當初老朱可是當街殺了一個號稱半仙的道士。
現(xiàn)在居然還有人敢在京師明目張膽的算卦。
走到桌旁,朱允熥笑著問道:“借光,在下可以聽聽嗎?”
張信伸出手,做了個“請便”的手勢。
方中憲卻一臉嫌棄的樣子,嘴里還隱隱說“北方佬”幾個字。
朱允熥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笑笑沒說話,目光投向袁珙:“先生可否為我相面?”
相師袁珙,在歷史上很有名氣,朱允熥曾在明朝人寫的雜記里看過記載。
袁珙曾為朱棣算過卦,言說朱棣有帝王之相,髯過臍,必登大寶,為二十年太平天子。
后來朱棣造反成功,在冊立儲君的時候,在三個皇子之間一直猶豫不決。
袁珙給皇長子朱高熾看過面相說道:“天子也。”
又給皇長孫朱瞻基看相,說:“萬歲天子。”
儲君于是確定。
不過此時,朱高熾就在面前,袁珙卻不認識。
當初他去燕王府給朱棣算命,朱高熾還小,且從未見過。
朱棣從袁珙口中得知自己有帝王之相,擔心被人知曉,便連夜派人將袁珙送回老家。
幾年過去了,袁珙一直很低調。
前段時間他聽說姚廣孝莫名其妙去了日本,于是決定出山,繼續(xù)給人看相。
仔細打量朱允熥,袁珙撫須,悠悠說道:“公子貴不可言,觀之有狀元之才。”
又是狀元?
張信笑道:“你說我是今科狀元,這位公子也是狀元,莫非他是下一科會試的狀元?”“
袁珙想了想,認真道:“你們同科。”
“兩個狀元?扯淡!”
方中憲像是抓住了把柄,急不可耐道:“你這老騙子,滿口胡言,同科怎么可能有兩個狀元?”
朱允熥也暗暗搖頭,心道這位著名的相師,怕是明朝人的記載刻意夸大。
“貧道看相,從未有過出入,這次會試的確有兩個狀元,不過其中一人,終究無法告知天下,亦稱為隱狀元。”
也就是兩個狀元,只有一個會公之于眾。
袁珙又道:“不僅狀元有兩位,一甲三人中,探花亦有兩個,二人中一人被除名。”
方中憲兀自不信,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老混蛋,你把本公子當三歲孩童?”
科舉考試,怎么可能有兩個狀元和探花?
簡直兒戲!
朱允熥也覺得不可能,即便發(fā)生南北榜案,分南北卷,也不會產生兩個狀元。
而且,南北榜案發(fā)生在洪武三十年會試,由江南文壇領袖劉三吾當主考。
如今才洪武二十七年。
這一年的科舉會試具體發(fā)生何事,朱允熥前世沒注意。
袁珙對方中憲的狗叫行為充耳不聞,反而重新認真觀看朱允熥面相,一臉凝重。
明明燕王朱棣有帝王之相,可這位公子,居然也有!
還有,方才看相,明明也看出他有狀元之才。
又是狀元,又是帝王,這年輕人......
還有旁邊這個小胖子,面相也是極好,隱隱也有帝王之相,唯一的不足就是短命。
他們二人的命格居然如此詭異......
短短片刻,袁珙一度對自己引以為豪的相術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