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沒有帶兵出征過,只負責在各地操練軍馬。
八年了,老子終于又可以帶兵打仗了!
馮勝臉上說不出的感動。
“開國公常升!”
“魏國公徐輝祖!”
“曹國公李景隆!”
“......”
朱允熥念出了一串名字,抬頭看了眼一臉笑容的李景隆。
他打心底是不想帶李景隆去的。
這家伙被后世戲稱“大明初代戰神”、“資深演員”,在戰場上各種騷操作。
朱允熥擔心帶著他會影響戰局......
因朱元璋極力要求,朱允熥才不得不帶上李景隆。
畢竟他是朱允熥的同輩,又是親戚,朱元璋想要年青一代多多磨礪和磨合,將來也好留下一段君臣佳話。
勛貴子弟除了徐輝祖和李景隆二人,還有統領神機營的馮誠和沐晟。
以及鎮守云南的西平侯沐春,也將從云南進兵。
朱元璋早已下達了旨意,調動擅長濕熱氣候作戰的四川、云南、廣西各地精兵。
又從浙江、福建、貴州抽調了十余萬兵馬。
加上從京師帶著五萬天子親軍,包括神機營。
共計三十萬大軍,號稱八十萬!皆聽從皇太孫節制。
大明一共出動了五位國公,還有幾個侯爵。
這陣容絕對豪華!
這也是朱元璋最終松口讓朱允熥親征的主要原因。
如此陣容和兵力要是護不住皇太孫周全,那就是天意!
朱元璋還有另一層安排:若戰事不利,可以讓藍玉統籌全局。
或者馮勝。
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將,臨場應變能力極強。
朱元璋給朱允熥的主要任務是監軍,監督糧餉,核記功過。
指揮打仗的事,由老將們干。
以皇太孫的身份去,主要是鼓舞士氣,順帶鍍金。
可朱允熥并不這么想,誰是主角還不一定呢!
宣布完出征將領名單,大殿內一陣唉聲嘆氣。
“憑什么不讓俺去?”
潁國公傅友德直接站起來,大聲嚷道:“昔年我平甘肅、定四川、取貴州、下云南,專打惡仗,去收拾安南,憑什么不讓俺去?”
傅友德性格剛烈,脾氣倔,本以為這種環境作戰,主將自己當是首選。
結果就這?
好歹給個副將也行啊!
多少年沒下館子吃快餐了!
“潁國公稍安勿躁!”朱允熥上前安慰。
傅友德打蒙古時七戰七勝,一生未嘗敗績。
而且他最擅長大兵團作戰,是不可多得的帥才。
也正因如此,朱允熥才將他排除在外。
他解釋道:“潁國公帶兵多多益善,而安南多水網,不利大軍展開,故陛下以涼國公為將。”
而藍玉得了常遇春的真傳,擅長打閃電戰,經常出其不意,以速制勝,動不動就來個抄家斬首,比較適合在安南作戰。
傅友德脾氣是倔,但不是個不知深淺的人。
皇太孫都出來解釋了,再發脾氣可能會麻煩......他選擇閉嘴。
不過心中仍是惋惜。
不僅傅友德,定遠侯王弼等人也想去。
就連熟知水戰的舳艫侯朱壽,也私下跟朱允熥找關系,請求帶著他去征討安南。
態度十分懇切,甚至卑微。
景川侯曹震是個粗人,他當場表示:“俺甘愿當個馬夫,為皇太孫牽馬,只求一路追隨皇太孫!”
又有人吼道;“一句話,只要能跟皇太孫打仗,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