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幾份簡單的文件遞給了楊、戴二人。
楊興山和戴禮很快閱覽起來。
說起來溫良已經有8個多月沒有對外招人了,立夏是溫良最后面試的人,已經加入博浪的內部人員不算。
保密協議不算復雜,規定了項目內容的保密與責任。
勞動合同相對更簡單一點。
所以,很快戴禮豁然抬頭:“沒有競業限制?”
溫良輕描淡寫的說:“有什么意義呢,如果你們想強行跳槽,只能說明國內出現了一家比博浪在各方面都更優秀的企業,那也說明了博浪的衰落。”
“至于跳去海外,那說明的是我們彼此的價值觀存在了很大沖突,強扭的瓜不甜。”
楊興山關注的是另一個事情:“溫總開出的薪水有點出人意料。”
“所以你們得表現出與之匹配的價值。”溫良再次解釋,“畢竟我們的基礎工資只是薪資的一個小組成部分。”
也不高,稅前年薪80萬。
2012年蘋果程序員平均年薪是10萬美元,楊、戴二人比這個平均數高一點,是12萬,換算成人民幣是75萬左右;若是用‘購買力’這種專業詞匯形容,12萬刀的購買力大概在50~60萬人民幣之間。
“……”
兩人確認簽訂合同后,溫良提起了幾個重點:“工業設計和圖形界面已經是迫在眉睫了,你們要有點心理準備。”
“預計是今年底明年初要推出第一款手機,圖形界面設計的難度會很大,因為系統是從零開發的。”
話音一落,楊興山豁然起身:“什……什么?!”
他真的有點驚到了。
一家以互聯網業務著名國內的公司要跨界做手機,在國內的環境倒是不太意外,畢竟小高粱那么‘輕松’的成功,給除了很大的行業信心。
再者,智能手機在國內才剛剛興起。
然而現在楊興山從溫良嘴里聽到博浪居然從零開發了一個手機系統?
不過楊興山很快意識到這是國內,遂又坐了下去,問道:“溫總知道是基于哪個內核開發的嗎?”
見狀,溫良笑了下:“國內大環境讓你們誤會頗多啊,我剛才說了,從零開發,一定要溯源的話,參考了unix、linux、minix等系統的內核。”
“所以,要調校出友好的用戶交互界面,需要你付出精力。”
經過剛才的驚訝,楊興山這次好懸還是穩住了心態,只是推著鼻梁上的眼鏡,喃喃般的說道:“溫總放心,我會盡力。”
他的目光中有些茫然。
他感覺到了網傳消息與現實的嚴重不符。
他幾乎壓抑不住自己的激動。
因為,他得到了一張真正的白紙!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