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廠商品牌在經歷了年初的運營商白牌機業務削減小洗牌,又在后續市場競爭中二次小洗牌之后,‘中華酷聯’這個提法還沒怎么流行起來就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大品牌所剩無幾。
萎落因為產品過于辣雞又叼得要死,被安排去了開拓海外市場出清庫存。
已經在國內市場銷聲匿跡。
現在也沒那個心思關注手機行業的動靜。
酷派略有點走火入魔。
運營商白牌機業務大幅削減是全面針對,但其他廠商沒有像萎落那樣被全面退貨,于是酷派堆疊機型數量走機海戰術,搞了一波最后的瘋狂,現在已經不太行了。
中興走了另一條路子,由定制轉向少量款式的合約合作。
算來算去,除了星海以外,現在能叫得上號的國產手機品牌還有中興、菊廠、魅族、MI、Vivo、OPPO這六家。
雷老板正忙著籌備米3的發布會,打算搞點大動作,以米系列一直堅持的性價比策略,與星海品牌的受眾幾乎完全錯開,也不用多操心。
中興不用說。
OV也不用說,他們兩家目前的銷售渠道不太一樣,重合度不高。
剩下就是魅族和菊廠了。
魅族嘛,黃老板自己還要偶爾矯情一下,也是可以歸類為受眾不同。
這樣就剩下了菊廠。
偏偏……菊廠還完全退出了由博浪牽頭組建的星河IC設計共同體,它們的主打旗艦系列剛好與星海1青春版處于同一價格分區內。
于是,在星海新品發布會結束后沒兩分鐘,余大東在菊廠消費者業務內部發起了會議。
會議一開始,余大東就定了調子:“星海1青春版對我們的主打產品將形成沖擊力,我們想一想應對方案。”
會議室一下安靜。
許久才有人開口:“余總,恕我直言,沒法應對,星海1青春版的公開信息我反反復復看了好多遍,說是說青春版其實是升級版,降價加量,降維打擊。”
另有人從技術角度分析了看法:“從技術角度上說,首先M1那塊芯片太強了,比星海1上那塊芯片強不少,都不說跟我們現在的K3V2E比,跟高通驍龍頂配、英偉達頂配都不妨多讓。”
“其實還是體驗上的巨大差距,星海這個品牌對體驗的極致追求完全屬于不講道理!”
“按照公開數據算,M1這塊芯片的前期研發經費超過40億,如果不算M1閹割外賣版,搭載在星海平板1上時期,每塊M1的平均前期研發成本是400塊啊!這踏馬除了蘋果還有哪家公司燒得起!”
余大東面色不快的說:“這樣講,要不要討論一下怎么打星海2啊!”
然而,有個技術棒槌還真說了兩句:“那真不是一個量級的,雖然沒有公開數據,但M2亮相之后IC設計方面討論過,前期研發成本可能接近百億,如果按千萬臺算,每臺機器平攤的前期研發成本就將高達1000元!!”
余大東瞬間扭頭直視這個棒槌。
會議室的氛圍忽然就變得很令人難受起來。
好片刻后,余大東才收回目光,語氣肅然道:“海思那邊給個話,什么時候芯片能不被消費者罵!”
海思方面相關業務負責人沉默了片刻,才開口:“如果……如果以現在的研發投入規劃,保守估計還需要三年。”
余大東:“……?”
良久良久,余大東才說:“爭取加快速度吧,我會想辦法申請更多的研發經費。”
余大東心里已然明白,這個會議沒什么意義了。
差距太大。
連基礎的零部件水平都差一截,更別說去追體驗感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