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刻,看到了即將出海的巨艦,看到了縱橫四海的野心,他確認自己終究還是做到了。9; 提供Txt免费下载)
也許自己終其一生,也無法突破南洋,也許自己會敗在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或者不列顛的手下。
也許自己會被明廷清剿,會被戚繼光手刃,會被徐海背叛。
也許自己會在南洋得了壞血病,會在印度的林中染上頑疾,會在戰爭中死去,會隨著年華消逝而老去。
但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東海之門已經打開,野心的種子已經埋下。
未來,終究是屬于我們的,是屬于中華的。
楊長帆傲然掃視軍士將領,熱血沸騰之下,用盡平生的力氣高吼一個最粗暴純粹的口號――
“蕩平四海!揚我國威!”
身在前列的人們聽得最清楚,當即振臂高呼。
“蕩平四海!揚我國威!”
口號一層層向后傳遞,聲震東番。
“蕩平四海!揚我國威!”
全軍高吼過后,楊長帆振臂下令:“列隊登船!”
八千軍士,按照此前分列,由各船長帶隊登船。
此番出海艦隊共計艦船五十艘,主力由四十艘重炮艦組成,每艦長20丈,配千斤級重炮14門,主海戰,其余十艘或配諸多貨倉居室,或配排槳,主突襲貨運。(WWW.mianhuatang.CC 好看的小說
旗艦命名為“鄭和號”,名如其艦,效仿昔日鄭和寶船,長三十七丈,高三層,配大小十二帆,內設十二艙區防沉,外包層層厚板,關鍵處包鐵皮防火器。
之所以命名為鄭和號,只因鄭和七下南洋早已留下了名聲,他要向當地人表達出昔日的友好,向敵人表達出自己的堅決。
龐大的鄭和號啟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楊長帆不必急著登船,只與胡宗憲等人做一些最后的交代。
趙光頭徐文長隨軍南征,在武力和智力上能威懾胡宗憲的人都走了,一年多來胡宗憲也逐漸積累名望,聚賢才,且現在東番官吏將領也經歷了一定程度的換血,已不是當年的徽王府。
胡宗憲兒子雖被斬于北京,但他的觀念深入骨髓,對于所謂的詔安怕是比汪直還要強烈,當時的情況,楊長帆手下無一政才,為治東番不得不用此人,眼下也不得不防此人,一旦他賣了東番投朝廷,南洋與九州間的落腳點便就此失去,要奪回怕是要面對戚繼光俞大猷等善戰名將,否則要么盤踞南洋,要么回九州,這都是無法忍受的結果。
本來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來打消這個顧慮,只要帶上胡宗憲的兒孫出征便是了,你要是有二心他們立刻喂魚,但奈何與胡宗憲有約在先,不得限制他家眷。
這時候楊長帆才發現胡宗憲當時的約法三章有多么高明。
不與大明直面為敵,不禁其子孫家眷,為其洗白名聲。
此三點,進可造反退可投誠。比臟,楊長帆還是輸了。
不過沒關系,更臟的人字文長。
昔日,胡宗憲曾假擬一張圣旨哄騙毛海峰,后汪直上岸后又曾給汪直看過。
這之后,假圣旨從未銷毀,始終都在徐文長手上。
只要這個東西在,胡宗憲在中土就沒有活頭,此為命門。
其次,胡宗憲主政事,卻一個兵權也沒有,楊長帆走后,主兵權者是汪直同族,老海盜老首領,威望更甚。
再次,楊長帆留下了特八,率狼兵二十人保衛大政使胡宗憲極其家屬的人身安全,絕不限制自由,我們只是你家的